苏教版美术第三册
《贺卡(一)》教学设计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王建法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了解贺卡的历史、种类,感受设计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学习运用画、折、剪、贴等方法,制作一张别致的贺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亲力亲为,奇思妙想,亲手制作贺卡,传递友爱,感受亲情之美,体验创作之美。
教学重点:
学习了解贺卡的样式、构成。学习贺卡设计、创意之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手中的材料、工具设计制作一张别致的贺卡。
教学准备:
师:贺卡实物若干,各色卡纸若干,绘画工具、剪刀、胶棒、教学课件。
生:各色卡纸若干,绘画工具、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 实物导入。教师拿出一张贺卡,请同学们说说,这是什么?适合在什么时候送给什么人。你自己又没有送过或者收到过贺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张什么样的贺卡?
2. 学生讲述……
3.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的导入,直入主题,激发学生回忆,感受亲情之美、设计之美。
4. 贺卡是人们传递友情的纽带,在贺卡上都有祝福的话,贺卡讲究喜庆、吉利。我们常见的贺卡有好多种:过年、过节、过生日以及所有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都可以送上贺卡作为祝福。你们知道吗?贺卡是在我们国家最早出现的,相传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在过新年的时候,用金箔制成卡片,上面御书“普天同庆”赠送给亲近的大臣,后来,迅速在民间普及,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是非常普遍了。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用1-2分钟时间,简单地设计制作一个贺卡好不好?学生小练习。
5. 学生作业讲评,分析贺卡的构成。
设计意图:了解贺卡的由来,通过学生练习,师生共同评析作业,分析贺卡的构成。
二、创作与表现
1. 欣赏一组贺卡。观察,在这组贺卡中,都运用了什么样的图案,图案在贺卡中所占的位置及大小。贺卡中文字的书写是怎样的,内容是什么。
2. 教师示范讲解贺卡的制作:
(1)折,我们常见的贺卡一般都是对折的,我们可以先用剪刀头等工具先压出折痕,然后再折,这样折出来纸张会比较平整好看。
(2)画,在贺卡的封面,封底和内页上画上风格相近,题材一致的画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在一年级美术课中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绘画演示:
封面的画面可以大一些;
封底可以有小幅的切合主题的绘画;
内页要留有书写祝福语的部分。
(3)写,书写祝福的话语,要求学生用水彩笔书写手写体文字,然后用细的签字笔等工具双钩描边。
(4)教师展示制作完成的贺卡。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运用欣赏、演示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教师详实的演示为学生下一步的练习提供了有效地帮助。
4. 布置作业要求,总结本阶段学习要点。
5. 学生练习,根据教师的演示完成练习,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6. 学生作业展示,师生共同品评学生的作业,对学生作品中的优点要点评到位,不泛泛而谈,指出哪些地方是好的,好在哪里。哪里还需要改进,提出改进意见。
7. 贺卡欣赏(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运用教学课件,欣赏一组造型独特、更加具有设计感的贺卡;第二部分,贺卡实物欣赏,通过一组教师自己制作的贺卡,进一步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
8. 演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贺卡,小组讨论,开动脑筋,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式样。教师给予相应提示:贺卡的外观;运用小贴花为贺卡锦上添花;改变折页的方式等等。
9. 学生根据教师给与的提示,同学之间相互商量产生的结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贺卡。教师巡视,并提供帮助。
10.收拾整理。
三、课后拓展延伸
收集更多的贺卡,调查生活中贺卡的应用,并分析它们的特征,进行临摹体会。
板书设计
贺 卡
特征:造型简洁,技法丰富,内容多样
种类:图、文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