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竞成课堂>>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十月研究教案(崔晓东)
发布时间:2018-11-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崔晓东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前滚翻     接力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前滚翻时必须团身紧的技术要点,并使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前滚翻技术保护自己;

技能目标:1.通过练习使85%-9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的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2.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模仿性与创造性的游戏竞赛,对学生进行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低头、含胸、团身紧。 

教学难点:手在垫子上的支撑位置和脚的站位、以及如何蹬地发力的技巧

教学方法

直观示范法、语言讲解法 引导练习法、游戏竞赛法

学法

观察练习、自主合作、思考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主导活动

主体活动

组织要求

强度

次数

时间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与内容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5.热身游戏:

学生围绕篮球场跑动,教师吹动口哨,学生开始抢占场地中的呼啦圈。

 

 1、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面对学生,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要求

 教师示范,喊口令。

 1、整队报数

2.认真听讲

 要求:精神饱满,做到静、齐、快

  认真听讲,积极参加热身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3

  

 

6

  

 

 

 

 

 

 

 

 

 

 

 

 

 

 

 

 

 

 

1.复习前滚翻

 

 

 

 

 

 

 

 

2.前滚翻的运用

导语: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会被东西绊倒,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今天学习的前滚翻来保护好自己

 3.接力赛 

1.讲解、示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在练习过程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2.教师讲解示范前滚翻动作要领

3.教师巡回观察,纠正错误动作。

  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与方法

2.观察学生练习并做出相应的指导。

3.语言表扬激励学生

 1.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

2.分组进行比赛。

3.采用3局2胜判定胜负

  

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并能做到边听边看边思考。

2.学生分组在垫子上做前滚翻练习。

3.学习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并在同伴的保护与帮助下做前滚翻练习

 

 

 

 

 

 

 1.学生认真听讲

2.积极参加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同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5-7

 

 

 

 

 

3

 

 

 

  

 5

  

 

 

 

 

10

 

  

 

 

 

12

 

 

 

  

 

结束部分

1.集合整队

2.教师评价

3.收回器材

4.宣布下课

 

教师做好点评工作,组织好学生做放松练习,安排学生回收器材。

认真听老师点评。认真做放松练习,和老师说再见。

***********

***********

***********

***********

 

     

 

 

 

4

 

 

 

 

场地器材

 垫子4张

呼啦圈6个

标志杆4个

预计密度 

 

     45-50% 

预计心率

      130-140次/分 

教学反思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