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笔记2018.10(徐璟)
学习内容:摘自《英语学习》线上沙龙
王蔷教授在《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一书中指出:阅读品格包含阅读习和阅读体验。阅读习惯包括阅读行为、阅读频率和阅读量。阅读体验包括阅读态度、阅读兴趣和自我评估。阅读习惯是外显性的阅读品格,阅读体验是内隐性的阅读品格。高质量的阅读体验一定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促进高质量的阅读体验。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阅读素养包含阅读能力与阅读品格,阅读能力是阅读品格的基础,而阅读品格是阅读能力的延续。阅读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培养,逐步养成。阅读品格则是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
学习心得:
小学生阅读品格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自身素养和人文底蕴。全民阅读的倡导和开展需要从小开始,通过课堂上趣味性的引导、思维的发散、视野的拓宽,增强小学生的阅读情感和积极体验。阅读量不断积累和拓展,最终能够自主、自愿阅读,形成“我喜欢读”“我需要读”的良好习惯,积累阅读知识,丰富内心世界,阅读品格也将会逐步达成。小学生的阅读品格培养应从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入手,不应拘泥于教材,而应该有故事、绘本和各种阅读材料,让学生徜徉在阅读的五色书海中,喜欢阅读和习惯阅读,才可以解决小学生英文习得环境语言量太小的问题。但是,小学生的阅读品格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首先必须基于教师课堂引导,从读什么、如何读、如何分享、如何促进语言进步、如何评价和最终迁移到实际运用等一系列问题都应在课堂上进行指导,最后通过课外一定的阅读量,拓展积极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