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狼和鹿的故事》
师问:“故事中狼、鹿、森林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要厘清他们的关系,用什么方式比较好?”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提取信息,用列表格和画统计图的方式厘清三者关系。
师问:“2016年,凯巴伯森林情况会是怎样?”引导学生有理有据推想凯巴伯森林可能的面貌;
师问:“罗斯福总统当初为什么会做出这个错误决定?”引导学生多元思考,探究罗斯福总统决策失误的原因,学生从“心存偏见”“缺少调查”“自以为是”等角度分析、评判总统决策失误的根源。
整堂课的教学,始终指向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取、筛选、分析信息,比较思辨不同图表的特点,有理有据推想森林面貌及理性分析罗斯福总统决策错误的根源,经历这样的学习思辨过程,学生学会了多角度思考、辩证思考、批判性思考,培养了高阶思维能力。教师时时引导学生学表达,用简洁的语言清晰讲述图表意思、复述故事经过,陈述自己的推测及理由等,“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
这堂课的精彩,不在于学生读懂了一个故事、明白了一些道理,而在于得到了充分的思维训练、提升了思维品质、培植了理性精神。深度学习是一种强调元认知策略应用的反思性学习,需要学习者通过对自身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过程及结果等进行反思,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及迁移。语文教师需重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如阅读说理文,时常追问思辨:作者说了什么理、如何说理的、所说之理是否有理等,学会理性审视、分析信息,培养思辨力;日常学习中,时常反思自己的见解、言论、学习方法等是否正确合理,以此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培植批判性思维、元认知等深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