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培养小学生良好英语阅读品格的研究>>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六年级组研究小结2018.11(吴如月)
发布时间:2018-11-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如月

六年级组研究小结2018.11(吴如月)

阅读是学生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体验乐趣。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等。如何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的阅读能力?这是很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爱好愈浓,留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因此,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们最需要解决的事情。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策略的关注点应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思维。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做法:

1)利用插图,吸引注意

    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都配有相应的插图。插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就插图中的情境或角色设计问题。例如,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始第七册Module 1 the Great Wall ,课文的插图是画有长城的明信片,学生看着这幅插图就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如:“Where is the Great Wall? How long is it?教师还可以根据插图设计问题,这样课文的大体内容就以插图为线索,形成了完整的语篇。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插图上,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搜索信息,并组织语言进行反馈。

2)围绕标题,展开想象

虽然有些叙述性短文或对话式的阅读材料没有标题,但一般故事性的阅读材料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标题。教师可以根据标题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展开想象,预测将要学习的内容。三年级起始第八册helen keller,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Who is Helen keller? Where is she from? Why is she famous? ”,学生可以对根据这些问题自己阅读文章,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并对阅读材料自己进行消化,在找到答案的同时就理解了文本的大致内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