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份理论学习1(李娟)
--
发布时间:2018-12-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娟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是对中华民族标准语——汉语言的学习。汉语言符号古老而神秘,音、形、义的结合使汉语言的结构简明且表意性极强。因此语文的深度学习,首先要对汉语言自有的符码进行系统学习,通过语言积累深入了解其编码秘密,将学习内容中的符码还原成具体的信息内容,再根据语境建构意义,进行深度解码,而不只是进行简单的记忆与理解。同时,在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过程中根据汉语言的编码规则进行个性化编码,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而不是孤立地进行使用。

心得体会:

目前,我国的语文教育出现了一些危机。

    首先,人文性教育有过于“高大上”“政治化”的倾向,脱离“文化立人”的根本出发点。而简单粗糙的说教形式使学生对母语文化产生了消极的抵抗心理;同时,社会对英语学习过分强调、传统语文教育被质疑与否定、要求将汉字字母化等现象屡屡出现。母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其他文化侵蚀,偏离了在传承基础上融合发展的愿景。

     这些严峻的现实促使我们在语文深度学习的文化指向中,以中华文化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为“深度目标”之一,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语文教育使命。要真正进行语文的深度学习,对于“深度学习点”的选择必须以学生的语文经验和语文发展为基础,从深度学习的四个内容指向中进行合理提取。同时,还需合理设置深度学习点的目标达成程度,并据此设置适切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融合,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全身心。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现,让学生用探询的方法和态度看待世界,以创造、动态的观点看待事物。“思维”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而“批判性思维”则是指“审慎运用推理去判断一个断言是否为真”,其主旨强调对思维的思考,让学生对所面临的断言进行评估。在语文深度学习中,通过对所学内容的评估明晰信息的效用,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达出来,对思维进行再次思维,达到思维与语言的共同发展。

只有清晰语文深度学习的“深度”要走向何处,才能使语文学习回归语文本身,真正为学生的言语行为及其行为潜能的改变而服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