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笔记2019.04(徐璟)
学习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索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 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心得:
创设真实语用情境,将语言形式操练与语言生活化体验融为一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会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它符合语言发展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发展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小学英语教材基本都是以话题为主线,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或者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学以致用。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所设置的任务通常是要学生和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和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来感受成功,获得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