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教案(钱春霞)
--
发布时间:2019-06-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春霞

            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理解“骡子、殿后、絮语、燃眉之急”等词语的意思,明白不同的词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

    3、理清文章脉络,明白文中彭德怀共下了三次杀大黑骡子的命令。

    4、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明白人物对话的朗读要注意提示语。

    6、学习课文第一第二小节,了解故事产生的背景,为下节课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一、渲染背景,作铺垫(课前播放录像红军过草地》)   

    1、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是红军过草地的电影片段。对于这样的草地,我们是陌生的,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相关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2、指名几位同学交流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深深地了解了课文的第一句话,“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课件出示课文句子读。) 
    4、就在这样的大草地中,发生了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其中一个故事。 
二、资料补充,识彭帅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吗? 彭德怀
    2、来,伸出手,我们一起写写他的名字一起读读他的名字。 (提醒注意“彭”“德”的写法)
  3、你们了解彭德怀吗?学生交流,出示资料。
    4、“重担子总得有人挑!” “别人不去,我去!”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彭德怀? 勇敢无畏的彭德怀 
  5、今天这篇课文讲了关于彭德怀的什么故事呢? 
三、初读课文,知大意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全文。要求: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学习第一组词语,了解人物背景。

  (1)出示第一组词语:饥寒交迫 殿后 燃眉之急

  (2)指名朗读,理解词意。  

  “饥寒交迫”如果用书上的一句话解释,该用哪一句呢?找一找。身无御寒衣,肚内饥。 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组词语。 
 (3)你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了吗? 红三军团面临的情况很危急  

  “燃眉之急”,你还积累过哪些表示情况危急的词语? 
  (课件出示: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十万火急、火烧眉毛、命悬一线)一起来读一读。    

  (4)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当时的情况特别危急?谁能找出来读一读? 
 (5)这是红军过草地面临的整个情况,但是对红三军团来说他们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殿后”仅仅是走在后面这么简单吗?“殿后”意味着什么? 
 (6)他们饥寒交迫,再没有东西可吃,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让我们再用心读读第一自然段,把我们的担忧、敬意统统读出来。 
  2、学习第二组词语,领悟人物语言。

   (1)出示第二组词语:念叨 命令 絮语 怒吼 
  (2)指名朗读,齐读。 
  (3)你们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了吗? 
   这些词语都是写人物说话的。让我们把它们放进句子里再读一读,体会一下意思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四句话) 
  (4)指名朗读,理解词语意思。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念叨就是不停地说,谁会在你耳边不停地说? 我们一起来念叨一下。 
  命令就是不容置疑、果断。我们一起读。 
  絮语连续不断地轻轻说话我们一起来轻轻絮语一番。 
  怒吼:发怒时表情、动作是怎样的呢,谁再来读读? 
  (5)总结:你瞧,人物细腻的情感就藏在他们的语言当中,特别要注意语言前面的提示语。
  3、学习第二组词语,品味人物动作。

  (1)出示第三组词语:塞进嘴里 深情地望着 背过脸去 摘下军帽 推开肉汤 
 (2)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描写彭德怀动作的词语

 (3)每一个动作背后都饱含着一份情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起读!  
   4、第一遍课文已经读完,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指名几人说,注意概括内容要简洁完整) 

四、再读课文,明关系 
   刚刚我们认识了彭德怀,了解了课文大意。现在再回到课题,看看文中的另一个主人公。(板书:大黑骡子 ) 
  1、普普通通的骡子怎么会和堂堂大元帅相提并论呢?他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大黑骡子的有关语句,反复读一读,想想大黑骡子对于彭德怀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 
  2、课件出示:大黑骡子是彭德怀的       。

3、学生交流第二自然段相关语句,齐读。  
  4、总结:在彭德怀的眼中,大黑骡子是他的伙伴,是他的助手,是他的战友,是他的朋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关系真是非同一般。然而,彭德怀却下了命令要杀大黑骡子。 
五、三读课文,理层次 
  1、请默读课文,找一找彭德怀一共下了几次命令杀大黑骡子,用波浪线画一画,再想一想这几次命令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的。 
  2、课件出示三次命令我们一起读一读。 
  3、这三次命令分别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下达的? 学生交流。
  4、下面我们分三个大组来读一读这三次命令的前因后果。  

    5、漫漫征途――(生接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总结设疑:长征过草地,彭德怀毅然接受殿后的任务,舍生忘死,一身侠骨;他与大黑骡子朝夕相处,亲密无间,肝胆相照。他爱大黑骡子,但最后还是下了三次命令把它杀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接着探讨。 
  7、学写生字。(教学生字“融、御、帽”) 

 六、布置作业,明方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