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文入境,填补空白
泰戈尔说: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部编版教材的课文有许多地方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这些空白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也为学生的言语训练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留白让学生进行补白写作,让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教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一文,教师可以出示图片: 喜鹊阿姨衔着一条虫子回来了。喜鹊弟弟可高兴了。然后,教师可以出示以下句子: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叫到: “鹊! 鹊! 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 “ ”
生: 妈妈,我要吃,我要吃虫子!
生: 妈妈,我饿了,我饿了!
……
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 “
生: 乖孩子,别急! 吃完了妈妈再去找。
生: 乖孩子,快吃吧! 吃饱了快快长大!
……
喜鹊妈妈和喜鹊弟弟都只会发一个简单的音节“鹊”,为什么在学生听来却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呢? 学生所懂得的喜鹊一家的“语言交流”,其实是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只要细心观察、发挥想象,学生一样能懂得“鸟言兽语”。这样的补白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深刻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发展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想让学生学会思维、善于思维,就必须紧扣语言训练,激活其生命力,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思维的灵动力。学习语言文字应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怎样才能让语用落到实处呢? 教师要树立语用训练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研讨语文教材内容,考虑实际学情,在阅读过程中有效渗透语用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教学契机,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