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研究小结
学术界对语用学的定义和范畴众说纷纭,迄今为止还没有确切的说法,但是语境在语用学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探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字词句段篇的含义及交际运用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按照这样的逻辑,结合自身实际,湟里中心小学立足于师生的实际需要和学校的教学环境开展了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并且委派四年级语文王萍老师执教部编本四年级语文教材中阅读策略单元中的一课《牛和鹅》和五年级语文李玲老师执教部编本五年级语文描写梦中场景体会父爱的《父爱之舟》。
王萍老师将批注的方法与语境教学相联系,进一步将学生带入课文的学习中。《牛和鹅》在具体文段“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他用全身的力量来托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到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语境中结合批注方法体会作者“惊慌失措”心情。学生一开始会左右顾而言他,很难达到点上,那么在除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己总结出作者此刻的心情还可以通过课本的批注得到指导,从中将其中的心情归结到“慌乱”。王萍老师再对这段批注示例做一个说明:批注的类型可以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升华(抓住神态、动作等说明我的心情),再让学生写一个批注,考察学生现场运用的情况。利用电子白板投影学生即时的课堂批注,及时反馈学生对于批注这种阅读方法的理解运用情况。在作者心情这个语境中,体会鹅的形象。
李玲老师在《父爱之舟》第一课时的字词教学中更是将字词融入课文的语境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如说让学生理解“客栈”一词,李玲老师提问学生父亲和我一起住过那个地方,学生读过课文后就知道那个地方就叫客栈,又比如说“茶房” ,这个词和“客栈” 一词一样都是距离现在年代久远的词,学生现今的见识和经历都达不到理解到位的水平,于是她巧妙地联系之前解释“客栈” 再进一步结合实际拓展:客栈中放茶食、烧开水的就叫茶房。更妙地地方在于解释“兼”字的含义,用了三句话,总结了三个相关的词语。先提出原文当中一句话:这只小船兼作旅店和饭店,让学生回答对它的理解,接着口述三句话“吴冠中的绘画既形似又有神韵,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就叫“形神兼备”;“吴冠中的父亲送吴冠中区报考无锡师范,白天黑夜不停赶路,叫“日夜兼程”;吴冠中是个才能和学问都很优秀的人,就叫“才学兼优”。让学生通过她创设的这三个与作者吴冠中在课文中相关的几个情节理解一个字的意思,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且掌握一种利用语境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对于在语用学的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待后续的继续努力,这一阶段性成果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起到一点启迪和鼓励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充分将个人的努力钻研以及课题组成员的集体智慧相结合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