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培养小学生良好英语阅读品格的研究>>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五月份研究小结(范勤霞)
发布时间:2020-05-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范勤霞

这个月我们课题组尝试把一本书读成几个逻辑意义的篇章

黄国文把语篇(text)定义为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他认为“语篇是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组织起来的。语篇的内容决定了语篇的结构,而思维的模式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到语篇的结构”。许海萍指出:只有剖析文章结构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笔者认为,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引导读者对绘本结构进行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分析,能有效地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就绘本阅读研究中何设计与呈现指向整体理解的结构,课题组成员做了如下的相关研究。

1.研究历程

在绘本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尝试立足语篇整体,围绕情节发展、关键事件、段落推进进行了以下三个阶段的研究。

第一阶段:用美国教授Dr Ally Zhou的故事结构图帮助学生理解绘本宏观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

如大猫英语分级阅读七级1《Chewy Hughie》,故事背景交代了小狗Hughie跟一个小男孩的家庭住在一个大房子里,以小狗非常喜欢乱咬东西为主脉络。高潮部分是Hughie在小男孩的房间里发现了一包泡泡糖,结果小狗被困在自己吹的泡泡里,泡泡把小狗升起来,最后泡泡爆掉,小狗掉下来。故事的回落是Hughie就再也不敢咬东西了。Resolution环节是留白的,给读者无尽的想象。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不是每一个故事都有这么五个步骤。且这么细致的分解,学生未必能将每个步骤解构清楚。

第二阶段:让学生抓取故事的关键事件(events),使复杂故事情节以图与文相结合的方式一一呈现在故事主线索,帮助梳理故事脉落北极星分级绘本二上《Mimi the superhero》绘本中的关键事件有:Mimi draws herself as a superhero in her notebook;Mimi’s friends laugh at her;Mimi hide and find the smoke and fire;Mimi rings the bell。但在绘本阅读研究过程中,发现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作画上,且不关注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因为没有深度解读绘本而影响了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产出。

第三阶段:为了在厘清绘本内容的基础上更好理解一本书的篇章结构,笔者尝试让学生在图表支架帮助下进行逻辑分段,支架式教学理论基于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的区域,实际发展水平是指在儿童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当前水平,潜在发展水平是指在成人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协助下能解决问题的水平(Vygotsky,1978,转引自Li)。学生由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时,指导者或者协作者就必须提供支架,以辅助其发展(Bruner,1975,转自Li,2012).

 上述图表的方式直观地表达绘本行文结构框架,系统地呈现故事的脉络,用结构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厘清段落并进行语言上的支持与帮助。学生很自然输出这样的语言:I divide the picture book into…parts. Part One is from….It tells me….这也是研究过程中的最佳方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