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竞成课堂>>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6月研究课教案(王文霞)
发布时间:2020-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文霞

19.天气和气候

【教材分析】

《天气和气候》是“观测天气”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紧接天气的影响,从天气拓展到气候,分四个部分展开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相对于认识天气而言,学生认识气候有难度,因为它是一定地区长周期的天 气特征,不易把握,选取三个描述气候特点的典型短语,给学生一个“支架”,引导他们去 描述当地的气候特点。 第二部分:气温和降水量是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最核心的两个气象要素。以地区一,地区二气温情况,降水量情况统计图为研究对象,分析数据,描述两个地区的气候特点,通 过判断,预测与决策等活动,学习运用气候特点规划生活。 第三部分:生活中,人民常常会聊到天气,说出很多描述天气和气候的句子,将学生耳熟能详的句子一一记录下来,引导学生换一种眼光去看,识别如何来描述天气与气候,明确 天气状况与气候状况的区别。 第四部分:不同的气候下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和植物。选取学生熟悉的三种气候类型,分别是雨林气候,草原气候和极地气候,引导学生指出其气候特征,列举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和 植物。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的知识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低年级时他们学过《关心天气》这个额单元,但是对天气缺乏定量观测的经验,他们已经认识到天气变化,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 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但是对于“量”这个概念的还不够了解,本单元的课程设置,循序渐进 地让学生在不断的数据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天气知识的意义何在,并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联系与区别 2.能够说出气候是一定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科学探究: 1.通过对不同地区气温,降水量等要素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指出其区别,并能据此进行判 断,预测,决策等思维活动。 2.凭借气象信息,用科学语言描述天气和气候。

科学态度: 1.通过搜集资料,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列举在雨林,草原,极地等常见气候下生活的动物 与植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知道天气和气候与生物生存联系密切,树立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动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描述和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别天气和气候。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天气和气候 - 1 学生搜集:四季的风景图片,不同气候下生活的动植物照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学生把获得的天气信息记录在活动单上。

 2.学生发言,我们可以从天气预报中获得未来几天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变化情况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天气的概念,天气是指气温,风向,风力,降水等气象要素在短时 间内的综合状况。

 4.师:天气在一定的地区内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调节日常生活。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探究学习气候的变化规律。(板书:天气和气候)

  二.从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入手,知道什么是气候。

 1.观看视频中的几个小朋友,分别来自黑龙江,云南,海南,听听他们对自己家乡气候的介绍。(黑龙江四季分明,冬天非常寒冷,云南四季如春,被称为花城,海南临海,地处热带, 常年炎热)。

 2.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四季如春就是指四个季节都像春天一样,常年炎热是指每一年都是高温天气,四季分明就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征都很明显,春天温暖和煦,夏天炎热, 秋天万物凋零,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3.那孩子们你们的家乡的气候又是怎样的呢?答:和黑龙江相似,因为我们都地处东北地区, 四季分明。

 4.引导学生总结气候的概念,每一年我们沈阳的气候都是四季分明的。

 教师总结:在一定的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气候特征,就是该地区的气候。

5.我们学习了天气和气候两个概念,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6.总结出示天气和气候的对比表格:天气多变,持续时间短;气候相对稳定;持续时间较长。

 7.我们在前一天收看天气预报是为了第二天出行,比如预报下雨要带伞,气温突降要增添衣物,下雪要注意路滑交通拥堵,同样的,气候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也很大,了解不同地区 的气候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如何利用气象数据分析气候特点。

三、阅读与比较数据,分析两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1.课件出示两地区气象数据图片,教师先带领学生读图,认识横轴与纵轴以及坐标注释。气温比较图首先是折线图,折线图的主要作用是突出变化趋势,图中的横轴上的数据表示月 份(从左到右依次递增),纵轴上的数据表示温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增),红色曲线表示 2015 年气温变化趋势,绿色曲线表示 2016 年气温变化趋势。 降水比较图是条形图,横轴上的数据表示月份,纵轴上的数据表示降水量,蓝色条形表示 2015 年降水量变化趋势,黄色条形表示 2016 年降水量变化趋势。

 2.问题 1:从数据上来看,哪个地区比较炎热?哪个地区降水量多?

3.生:地区二比较炎热(地区二的折线所处坐标要比地区一高;地区一降水量多(地区一 每个月都有降水,而地区二只有三个月有少量降水。)

 4.问题 2:预测一下,今年地区一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可能是几月?地区二全年最高气温大约 是多少摄氏度? 5.生:今年地区一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可能是 7 月(地区一 2015、2016 年降水量的最大值都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天气和气候 - 2 出现在 7 月);地区二全年最高气温大约 46 摄氏度(地区二 2015 年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6 月 份 44 摄氏度,2016 年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7 月份 45 摄氏度。)

 6.问题 3:如果你想去地区一和地区二旅游,分别在什么时候去比较合适?

7.生:去地区一旅游选择 5 月比较合适(地区一 5 月份气温在 20 摄氏度左右,降水量适中 平均在 80 毫米,气温适中,空气湿度正好) 去地区二旅游选择 12 月份比较合适(地区二 12 月份气温在 20 摄氏度至 25 摄氏度之间,降 水量为 0 毫米,气温适中,无降水,适合旅游欣赏风景。)

 8:通过气象数据的分析,我们获得了许多有关气候的信息,为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

四、通过小练习,区别天气和气候,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说气候与天气。

 1.师:下面哪句话是在说天气,哪句话是在说气候?

2.生:气候:昆明四季如春;北极全年严寒;梅雨天马上要到了 天气:昨晚一直在下雨;未来两天内有寒潮;今天可真热 下面几句古诗呢?夜来风雨声——天气,黄梅时节家家雨——气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 候

3.你还知道哪些说天气和气候的语句? 天气:风和日丽,阴转多云,多云转晴,万里无云 气候:四季如春,长夏无冬,冬暖夏凉

4.相信同学们已经彻底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那不同气候下的人类衣食住行都有着很大的 区别,比如我们东北的冬天有一句俗语大棉袄二棉裤,而海南的人们四季都穿夏装,那你们想知道不同气候下生活着的动植物有什么不同吗?

五、查阅资料,列举适宜在不同气候特征下生活的动物和植物

1.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不同气候下的动植物图片,并进行整合归类,小组汇报。

2.同学们,通过对以上

 3 种典型气候下动植物的分析,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不同的气候适应不同的动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会因为生存环境改变,植物的外形 和特点也会随环境变化,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下,动植物才会生存。 师:是的,气候就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不仅仅是动植物,包括我们人类,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同时,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在遭到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甚 至导致部分动植物的消失,我们在利用地球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同时,也应该保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播放环境破坏导致全球变暖从而带来的危害视频)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