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结(钱彩华)
--
发布时间:2020-06-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彩华

根据课题实施总计划的安排,本学期研究任务是:完成第二个研究主题《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研究的目标内容选择、相关深度学习策略和教师指导策略研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评价表进行评价。本人重点进行相关的教师策略研究,撰写一篇深度学习及教师指导策略的相关论文。

  一学期即将进入尾声,回顾这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点点滴滴,总结如下:

1、参加课题组期初会议;对课题内容进行深入的领会学习;对前期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小结;撰写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并上传课题网站;开展“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课例研讨活动;进一步学习课题方案,深入领会课题实质,撰写学习心得,并上传课题网站。

2、继续学习课题方案,深入领会掌握课题实质,撰写学习心得,并上传课题网站;开展本学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课例研讨活动;完成并交流1篇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及案例的撰写。

3、开展深入学习与研究,撰写学习心得,并上传课题网站;举行在“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课例研讨活动;完成并交流第2篇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及案例的撰写。

4、开展深入学习与研究,撰写研究心得,并上传课题网站;完成并交流第2篇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及案例的撰写;课题组成员思考策略论文的撰写。

    如本学期上的课题研究课《要下雨了》,这是一篇以童话形式来说明科学常识的讲读课文。课文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动物的活动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这篇课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教给学生通过动物行为的变化来观测天气的方法。这是一篇学习语文训练语言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识字教学按初读课文,读准了字音;讲读课文,理解字义;总结课文,认清字形三个步骤进行。尤其是注意在讲读课文中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例如:在理解“搬”时,首先我让一名学生上台表演搬的动作,其次让学生观察老师手中的粉笔能不能用搬,为什么,该用哪个词。进而让学生明白“搬”是在拿很重的东西时才会用到这个词

2、注意联系,训练思维.

教学时,抓住关键词语,研究这三种自然现象与下雨的联系。如:燕子为什么会飞得低?要抓住燕子正忙着捉那些飞不高的虫子来理解。还可问学生燕子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燕子的思考过程:虫子飞不高→翅膀上沾了小水珠→空气很潮湿→所以要下雨。

3、及时渗透品德教育.

根据课文内容,通过语言文字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小动物们互相关心的好品德,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如小鱼对小白兔说:“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要指导学生很好地体会感情。再如通过小白兔遇到不明白的事情能积极去问别人,教育学生要多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4、加强朗读训练,注意形式多样.

对小学生来说,朗读是体会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手段。教学时,对课文中的重点句段,要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画面呈现在学生头脑中,让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为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有个别读,有集体读,有分段读,也有全篇读,有一问一答的对话式读,还有引读等等。教师以读助讲,学生以读助学,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本学期,我还撰写了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携手儿童文学走向深度学习之文学启蒙篇》,将平时的研究上升至理论。

边研究,边思考,边总结,我将一路探索前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