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守一方讲台,见一群众生, 在方寸间,看日新月异,斗转星移。 如今,面对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变化万千的社会, 我们教师如何应对这场考验? 如何成为足以支撑未来学习格局的未来型教师? 让我们一起走进暑期教师培训这场学习盛宴, 开阔视野、打开思维、提升格局、精进专业! 7月26、27日整整两天,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春江小学、2029学校共创行动一同在云端,以“支撑未来教师的学习格局”为大主题,从“教师角色迭代、道德教育转型、教育教学升级、管理文化赋能”四个主题,精心策划设置了这次精彩纷呈的教师暑期课程,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江苏省家教研究会副秘书长朱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李明蔚和赵晓燕博士、《中国教育报》总编室苏令主编、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数学高级教师郭文红老师、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冯旭洋教授、新北区春江小学万莺燕校长、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徐燕娟校长、新北区河海实验小学顾菠校长以及教学一线的丁志根、吴海燕、徐文娟、张晓锋等共计二十多位教育专家、老师云端开讲。此次培训资源全程开放,二千多位老师在云端共同学习,交流分享,使本次活动一次次刷新互动的热潮! 板块一:教师角色迭代 在后疫情时代, 我们发现,新技术的更新换代, 我们该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突破新生? 未来教师的角色正在悄然变化。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郭文红老师以《疫情之后的家校沟通》为主题,结合自己一线班主任的经验和亲身经历的多个案例,为我们如何游刃有余处理家校矛盾提出了可以模仿操作的较多建议。 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的吴海燕主任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家校沟通的未来蓝图,她围绕《小学里的大学——家长大学建设的实践探索》,向我们展示了三井实验小学家长学校建设的丰硕成果。 《中国教育报》的苏令主编以《挖井掘根,剥笋寻真》为主题,结合自己的案例,从选题、写作和投稿角度为我们带来了“从编辑视角看教师写作”的分享。 春江中心小学的韩露老师利用自己强大的逻辑能力,结合自己的专业阅读和思考,对教师写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的《一笔千言——不同目标指向的教师写作》教会我们自我对照。 王尹希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新技术的追求探索,在《万千可能的你》中,向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断延展自己、成为万千可能的年轻教师新样态。 板块二:道德教育转型 德育工作 学校的灵魂工作, 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德育工作只有不断创新转型, 才能更好地致力于 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江苏省家教研究会副秘书长朱曦教授以《当代学校德育的转型与策略改变》为题,从德育价值观的转型、德育课程的转型、德育评价方式的转型、走向整合的德育等方面作了高屋建瓴的专业引领。 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南京市宝船小学侯静副校长为我们作专题讲座《德育管理中的“守正出新”》。她用生动有趣的案例,从细节管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家校沟通的细节、难题与困惑的处理等方面进行细致交流。 春江中心小学学生发展处周海娣主任分享了《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德育》,她从空间育人、课程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学校为学生提供体验式、生活式、自然式的德育样态。 春江中心小学90后班主任季婕老师以《后疫情时代班级活动建设的零存整取》为主题分享了她的创新思考与行动。她充分利用线上时间作为在校活动的补充,引入智能机器人参与班级管理,拒绝人才培养标准化等一系列实践充满时代感与创造性。 板块三:教育教学升级 在后疫情时代, 教师需要不断刷新自我, 不断自我升级, 以支撑未来教育的新格局。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讲师李明蔚博士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情绪智力理论与教师情绪管理》的讲座。她用简明的语言阐明了情绪智力理论,介绍了教师情绪管理的方法,让我们从情绪掌控中感受到了教师升级的必要性。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冯旭洋教授结合现在的“大单元”教学理念,分享了《基于单元的整体性教学——思路与方法》,从碎片化教学的问题说起,从整体性教学怎么来、是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对单元整体教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春江中心小学徐文娟副校长进行了主题为《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读写教学实践》的经验交流,她以具体的教材为例,从课时目标确定到读写活动设计细致讲解,最后提出了基于单元整体读写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春江中心小学张晓锋主任《从“五有课堂”看后疫情时代课堂教学的变革》指向教学的核心问题——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以生动课例阐释了有挑战、有方法、有实践、有合作、有展示的“五有课堂”。 三井实验小学丁志根副校长以《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中常用APP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为大家推荐了许多零起点、低门槛、高效率的教学应用工具,让在线的老师们深刻感受到了工具为教学带来的便利。 板块四:管理文化赋能 “迭代”、“转型”、“升级” 让师生在有意义的校园生活里发现自己,实现自己, 学校管理文化的升级, 就是要激发师生潜能,为师生成长赋能。 南京宝船小学江和平校长带来《构建管理文化,为师生成长赋能》主题讲座。宝船小学的特色远航课程、爱心教师团队深深打动了在线的教师,“五个突出”的研修模块为构建学校管理文化引领了方向。 春江中心小学万莺燕校长带来专题讲座《后疫情时代学校管理者如何升级》。万校长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学校面临的基本问题,明确了后疫情时代学校治理的新趋势,并从环境、动力和路径三个角度提出了后疫情时代学校治理的关键举措。 江苏省教育型校长培养对象、常州市特级校长、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徐燕娟校长和三井小学全体师生一起沉浸在全息阅读中,读书、读人、读世界,她为我们带来《后疫情时代的全息阅读》的主题分享,和我们交流了“全息阅读”的丰硕成果和实践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赵晓燕博士致力于小学数学教育课堂评价方向的研究。从一张签到表出发,分析了关于信息收集的想法,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为我们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也指出了我们目前在课堂评价中存在的极大问题,让课堂评价真正成为学生的赋能场。 春江小学英语教研组长张妍老师分享了主题为《从自我管理线走向自我领导的“瞬变”》的成长历程,让我们一起见证了春小新生代教师代表满满的正能量和无穷的发展可能。 结尾: 当现实世界向我们发起挑战,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重塑自己, 强有力地支撑未来教师的学习格局,共创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活, 提升自己,发展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