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探索 燃放激情 ——暨湟小数学课题组系列研究活动(八) 2018年5月15日,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本学期第八次研究活动。 本次活动先由陈志强老师和储红军老师分别执教研究课《圆的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陈老师首先用甩动的小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从动态中感知圆;接着从身边的事物引入圆,体会圆,有利于概念的强化。在圆的特征教学过程中,从圆心的揭示,半径的探究到直径的发现,教师恰当地把握了接受与探究、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关系。储老师上的是一节复习课,在明确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后,引导学生回忆、交流:在小学阶段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再让学生在老师课前准备的一些平面图形中找出这些图形,并粘贴在黑板上。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回忆、提取相关内容,加深理解,促进学生的思考与互动交流。从而达到再现、激活以往分散学习的知识点的目的。而且本节课并没有逐一复习每个平面图形的特征,而是在再现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整理、系统归纳,使知识的理解更精当,知识条理更清晰,形成知识的网状结构。 课后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教师上出了自己的风采,也上出了竞成课堂的精髓。尤其是“互学”环节,结合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自由表达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创设深层探究的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再引领学生对一些重点知识、重点方法、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引领学生提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思路。 何志良主任说,储老师的课可以用三个词总结:体验、简约、数学味。“体验”体现在本节课要求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复习整理单,这不仅是提早调动了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更有效地防止了课堂上出现匆匆整理的形式主义现象。“简约”体现在储老师让学生在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上画图与计算,单单用这个学习材料就能落实基本训练、周长和面积的比较、估算面积大小的区间、逆运算、组合图形计算等等有梯度的练习目标。“数学味”体现在课一开始,储老师就以一根绳子作为引入,简单明了但又串起了本课的关键所在,各个平面图形就如这根绳子一般是紧密联系的,而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则是数学转化思想。 冯菲菲老师说:陈老师的课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学生对圆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他们的学习不可能是零起点,所以陈老师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尝试、验证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同时在教学中时时注意让学生通过直观去体验,去感悟。比如,教学“直径、半径有无数条”这样的特征,学生想象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陈老师就采用多媒体课件加以直观的演示,从而非常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