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学工作>>校本研修>>语文
巧妙引导,深度体验 ——记六年级组第一次语文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8-03-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路燕芬

巧妙引导,深度体验

——年级组第一次语文教研活动

 

  2018年3月14午,年级语文组开展了“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路燕芬老师和刘雅玉老师分别执教了《螳螂捕蝉》和《孔子游春》。

路老师把这篇文章相应的古文与课文对应阅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为读通、读懂古文奠定了基础。然后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理解读,通过仿照榜样读,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最后,在理解古文的基础上,指导读出语气。这样,把读贯穿于学习本课的始终,既培养了学生诵读古文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读中自读自悟。 路老师巧妙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劝,从而突出少年劝法的巧妙。如果单这样人物形象就不丰满了,她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批注,从而感悟少年这个人物,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在文本的深处和细处感悟人物特征不仅符合该类课文的特征,又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使课堂有张力。 

刘老师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热情激励,体现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如教学第八自然段时,让学生自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读读,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在具体交流中,又引导学生紧扣“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读懂了什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抓住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去理解文本,发展思维。引导学生在读中比较,读中感悟,读中体味语言文字,读中感悟做人要做个真君子。

两位老师的教学,告诉我们学生能顺利地体验到文本的人文价值,必须有教师的深度引领。课堂上教师的全部功绩在于“引导”,好老师就是善于“引导”的老师。

关于“深度学习”值得探究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清醒的认识,深度学习不是指学习内容的高深,而是强调学习者参与的深度,真正关心他们的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探索、反思和创造,让学生真正理解语文知识和语文理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