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学工作>>校本研修>>语文
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第二次教研活动过程性材料
发布时间:2018-04-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东

湟小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第二次教研活动过程性材料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评价

董小红老师:好的语文课要能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智慧的潜能被开发,唯有情和智和谐共生,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能得到有效统一,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才能闪耀出动人的魅力。王老师这堂课就完成得很好。

路燕芬老师:王老师准备这一堂颇费心思,因此整堂课的教学目标很清晰,主要就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的特点,体会扫路人的精神。围绕这一目标,整堂课分两大板块:“走近天游峰”、“走近老人”。每个板块的教学活动都采用“自学提示——合作学习——交流点拨”的方式展开。

刘雅玉老师: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均得到较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他们获得了较为充分的自学时间,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天游峰高大险峻的特点”以及“老人自强不息、豁达开朗等性格特征”都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学生的朗读基本做到了声情并茂,发言显得轻松自在。

陈明珠老师: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自学前的“提示”和自学后的“点拨”。比如在体会“天游峰的特点”时,教师两次运用了投影图片把山路如“银丝”抛下以及“层层叠叠的石阶”的镜头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加深了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朗读也就更动情了。再如对“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和“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教师也在学生深情朗读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体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