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小第二次科学教研活动过程性材料 ——《一切都在运动中》教学评价 薛仁良老师:本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以位置为基础,学生在此之前根本没有系统地学过这类知识。如果直接用教材上的2张对比图来了解位置的概念、找出位置间的变化、利用其中一物体的话,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显得多而杂,不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吕老师先通过指路人引路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位置”的重要性及表述位置的方法,以此降低学习难度。通过让学生练习说教室内各物体的位置关系加深对位置的理解。经过这一系列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更易接受“位置发生变化”的意思。 苗一平老师:教材中的2张对比图片,虽然也清楚地反映各物体间的变化,但相对于教室里的实物还是显得抽象了点。为了提高效率,吕老师多次利用讲台,帮助学生理清各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也向学生暗示了一个物体可以找多个参照物,多个物体可以找同一个参照物表明其位置关系。在学生对位置关系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人的活动,使学生立刻感觉到位置变化。通过位置变化与运动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到,要判断是否运动必须以是否有位置变化为依据才行。后来的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都是以学生熟悉的物体为题材,降低理解难度。 这一点吕老师做得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