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学工作>>校本研修>>综合
信息技术学科研讨活动过程性材料——《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05-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忠义

《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已经会上网,但是我们这节课不仅仅是教会他们怎样打开网页,要知道探索与实践是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途径。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情景下进行学习,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生动的内容,有趣的任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知识,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Internet的应用

    2、认识浏览器

    3、掌握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

    2、难点:浏览器的使用;上网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展现网络精彩,激发学习兴趣

      1、师:遨游因特网!同学们上过因特网吗?你(想)知道在因特网上能做些什么吗?请学生试讲。

      2、教师介绍并演示一些网上的服务与功能,如:看新闻、看动画、点播音乐、发电子邮件、查阅资料、远程学习、网上购物、求救……

      3、师:网络精彩吗?你想上网吗?(想)

      今天就让咱们到精彩的因特网世界中去遨游一番!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通过演示因特网上各种服务,将一个五彩斑澜、有声有色的精彩世界展现在学生眼前,激起学生对因特网的向往!

    二、认识浏览器,打开浏览器

      1、同学们,网络就是一个世界,不过这是个虚拟的世界,想要看这个虚拟世界的信息,咱们还得请个帮手,谁呢?(出示浏览图标)它的名字叫“浏览器”,它还有个外号叫“探路者”,能在网络世界中帮我们探路浏览信息。

      2、(1)小活动:找找看,在电脑中哪些地方能找到它的身影?

      (学生试找;三处:桌面上、任务栏上、程序菜单中)

      (2)学习三种打开浏览器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最方便,你就可以用哪种。

      3、请一名学生描述浏览器窗口的组成部分。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按钮、地址栏、状态栏……)

      注意:标题栏、前进、后退按钮、状态栏是目前是怎样一种状况?

      “学生在学习环境中要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才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即必须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完成,因此,适合学习者个别特征的自主学习策略就满足三个条件: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景下应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将知识外化)3、要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在探索中学习是学习计算机良好的途径之一,一个寻找浏览器的小活动正是为了学生自主学习;三种打开浏览器的方法任选一种自己最满意的,也正体现了这一教学思想。

    三、了解网址,输入网址,打开网页

      1、浏览器这位探路者已经请出来了,现在该让他带我们去网络世界中走走看看了。今天,咱们要去的第一个网站叫“湟里中心小学”。不知同学们是否有乘坐出租车(打的)的经验。如果你要出租车送你回家,你是不是要告诉司机你家的地址呢?(如×××大街××号)。于是司机按这个地址就可以送你回家。同样,我们也要告诉浏览器“湟里中心小学”在网络世界中的地址,它就能带我们去。(出示地址栏)

      “湟里中心小学”的地址是http://www.hx.wj.czedu.cn/(写入地址栏)解释:由于每个网站地址前面都有http://开头,所以这就可以省略不输,浏览器很聪明,会自动帮你加上。

      2、教师演示输入网址,打开网页。

      请学生注意看标题栏、正文区、状态栏的状况,并请学生说一说。

      3、学生试练

      网址是个重要的概念,是上网的关键之处。这里以现实世界中的地址作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学生感到网络的客观存在。

      四、了解主页,打开链接

      1、了解主页:现在我们打开了“湟里中心小学”的第一个网页,既然是这是第一个网页,那么就叫作首页,或是主页。

      2、了解链接:老师看到同学们在网页上移动鼠标,发现没有,鼠标箭头移到某些地方是否变形状了? (学生:变手形)

      解释:凡是网页上鼠标箭头变成手形的地方,这就是一个链接,点它一下,就能打开另一个网页。请学生试点“小学生画廊”链接。

      3、现在同学们是否发现“后退”按钮变得可用了,试用。现在同学们是否发现“前进”按钮变得可用了,试用。

      说一说:“后退”“前进”按钮的作用?实现在打开过的页面互相跳转。

      “教师在学习环境中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认知工具。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通过网页上鼠标箭头变形、工具栏和状态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会!

      五、学用“搜索”功能

      1、有的同学说,现在我不想看关于小学生的东西,我想在网上看关于植物的知识,可自己又不知道植物网站地地址,浏览器它能帮我找到吗?能!别忘了浏览器有个外号叫“探路者”,只要你告诉它,你要找什么?它就能满世界帮你找,而且挺快哟,信吗?

      2、教师演示浏览器的搜索功能

      3、学生试练,可自定搜索内容,如“动物”“少年”等

      4、小任务:使用“搜狐”搜索引擎查找内容

      步骤:①输入网址{域名已经过期}打开“搜狐”网站

      ②在“搜狐”主页上的搜索栏中输入相关内容搜索

      让学生使用“搜狐”搜索引擎查找内容完成小任务,是学习一种新的搜索方法,也是对前面所学打开网站的一次巩固练习,同时又是对使用浏览器搜索的演练,一举三得!

      六、课后延伸

      同学们喜欢看电视、看报纸吗?不知道同学发现没有,许多电视节目最后都给出一个网址,比喻中央电视台{域名已经过期},许多报纸,比如《中国少年报》,在标题下也有一个网址,同学们可以把它们记下来,这样你就能上网看有关电视节目的介绍和上网看报纸了。〖学以致用!网络以成为当今学生获取知识的一大新途径。让学生收集网址,培养上网兴趣,利用网络获取更多更新知识!

 

 

 

      本课优点:

      1、本课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学策略丰富、实用而新颖、独特,突破了学生的认知障碍,突破了难点,优化了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本课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意义建构,学生的技能不断加强,实效性强。

      4、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和生动丰富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网络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产生乐学、爱学、主动去学的愿望,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活动生动。

      5、本课精讲多练,学生练习项目丰富、练习密度大。

      6、 本课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应丰富多彩。

      2、教师对网址组成的讲解还要加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