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研究课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80-81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养成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9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正确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难点:理解9的乘法口诀来源,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 欣赏歌曲,激趣导学。
1、课前热身:播放“西游记”动画片中的片头曲
谈话:小朋友,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吗?我们一起在歌声中读读这段文字。
生:唐僧带领三个徒弟到西天取经,孙悟空本领最大,能八九七十二变,三个徒弟保护着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师:我想我们学习同样也是这样呀!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困难,我们就要学好各种本领,努力克服困难,将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段话中,藏着一些数,是多少呢?(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或许这些数字与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关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九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西游记》是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孙悟空、唐僧等形象是小朋友熟悉的人物。播放《西游记》片头曲,不经意间学生进入了自己熟悉、喜欢的情境,为正式开始学习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尤其是“七十二般变化”、“九九八十一难”等歌词,正是本课要学习的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为学生熟记9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孕伏】
二、自主探索,编写口诀。
1、我们数数的时候,当数到9,再往下数就是10了,也就是说,9与10很接近。
你能一眼看出有多少个星星吗?多少个方格呢?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说出一个9比10少1是9;两行呢?18,比20少2,在出示两个9,三个9,一直到十个9,让学生根据规律填下去。然后,说明1个9和10比,几个9和几十比得出了这些数,这些数与刚才每次加9得到的数有什么关系?(一样的)
我们一起看着表格说一说:1个9是9,2个9相加是18,3个9相加是27.……
引导观察方格中的数,问:这些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9;十位上每次多1,个位上每次少1;18和81是把个位和十位交换了位置……)
2、这些得数都与几的乘法口诀有关?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
问:1个9是9 ,你会把它编成一句口诀吗?指名编,教师板书:一九得九
2个9是多少?怎么编?指名编,教师板书:二九十八
你们能继续编下去吗?点名汇报
3、寻找规律,探究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4、(1)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9的乘法口诀,学生齐读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观察这张表,老师把9的乘法口诀得数都圈出来了,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9,积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是9)
(3)问:你觉得哪句最好记?哪一句或哪几句比较难记?
七九是多少,你能教教我该怎么想吗?六九不知道怎么办?
八九是多少也不记得呢?前后两句都不记得,怎么办?
(4)齐背9的乘法口诀,好记的背轻一点,难记的背大声些。
【设计意图: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告诉我们,学生对理解了的知识、有结构的知识,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因此,针对“9的乘法口诀”句数多、得数相对较大,快速熟记比较难这一特点,利用媒体的闪现等功能,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规律,并通过用规律和乘法的意义等知识让学生在头脑中不断辨析,从而丰富对9的乘法口诀的感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思考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加法思维、减法思维和比较思想。】
5、多种感官参与,顿悟9的乘法口诀的神奇
师:9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我们的双手来帮助记忆,瞧……
将教材中的“你知道吗”以动画的形式逐一进行播放,再整体出示
问:二九十八的十在哪儿?八在哪儿?
师:我们看着屏幕上的演示,边操作边说口诀,好吗?
学生模仿着练一练、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口诀,这样既可以利用口诀的整体结构记忆,又使学生在模仿活动中感知9的乘法口诀记忆方法的多样,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四.学以致用、深化理解。
1、设问:学了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大,第一关,小试牛刀
9×2= 2×9=
18÷9= 18÷2=
都用到了二九十八这句口诀
2、第二关
问:看口诀说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第三关、看算式说口诀
看来大家通过磨练,已经练成了火眼睛睛,你们知道吗?我们在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习的《九九歌》就是运用9的乘法口诀来编的。你们还会背吗?
设问:儿歌告诉了我们什么?
介绍: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为一周期,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问:当“三九”结束时,一共过了多少天?第72天在第几九呢?九九加一九是多少天呢?
师:古代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巧妙地用《九九歌》来推算整个冬天天气冷暖变化的气温情况的,你们看,学习乘法口诀多么有用啊!小朋友可要牢牢记住哦!回家后把你学到的口诀背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设计意图:《九九歌》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作为我们要传承的“数学文化”,以其活泼、简明易懂的形式出现,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这样设计,除了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还通过有针对性的、与口诀直接相关的设问,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好处及价值。】
4、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或见过有关9的现象吗?
学生举例,教师补充如:九头鸟、九尾狐等等。
3只9头鸟一共有多少个头?7只九尾狐一共有多少条尾巴?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学习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体验价值。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学生已经经历过多次编制口诀的过程,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初步建立了编制口诀的数学模型。所以,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编制9的乘法口诀。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轻松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