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9-2020年第二学期《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贺小藕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课教学设计和反思

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王艳   

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内容吗?(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怎么知道的呀?(看了课件)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那请你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解决问题的什么策略?(从条件想起)我们先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一个问题,再根据另一个条件求出另一个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板贴: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例1,体验策略。

我们先跟着小明和他的爸爸一起去商场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他们先来到了运动服饰专柜。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谁来介绍一下?(还有谁来介绍?)

那你能选择两个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你是根据什么条件提出什么问题?想一想?谁来说一说?(2个)

小结:这么多同学想说,看来根据这些条件,我们能提出很多问题。小明和他的爸爸也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一起来看。请你大声读一读。

1.首次体验

1)理解问题

提出要求:再把问题读一读,在这个问题中,有句话很特别(最多剩下多少元?)你是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的?(红色)(板贴问题)你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好,谁来说?

1: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2: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小结:交流真是个好办法。通过交流,我们明白了“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那么,怎样求剩下的钱呢?根据你的经验,剩下的钱=(  )的钱-(  )的钱(学生口述完成填空)(板贴数量关系式)一起读一读

2)分析数量关系

启发:进一步启发:这里带来的钱已经知道了,(板书300元),用去的钱还不知道,(板书?)所以要先算?现在请你跟着老师把刚才的分析过程完整地说一说。我们根据问题:“最多剩下多少元?”来想,只要把“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带来的钱已经知道了,用去的钱还不知道,所以先算用去的钱。另外,要使剩下的钱最多,就要选择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

3)列式解答

同学们都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请你打开课本第28页,根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并填写答句。要求学生各自列式解答。

汇报交流: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列式解答的?(板书算式、答句)

追问:求一共用去多少元时,为什么选择“130元”和“85元”这两个条件?(突出:要根据问题选择条件,用去的钱最少,才能使剩下的钱最多。)

最后完成答句,你做对了吗?

4)简要回顾

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小结:我们是从“最多剩下多少元”这个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要求剩下的钱,只要把带来的钱-用去的钱,用去的钱不知道,确定先求用去的钱,要选择最便宜的运动服和最便宜的运动鞋,这样用去的钱最少,剩下的钱就最多。

2.再次体验

出示 “想一想”,好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一起来读一读。

提问:要求“最少找回多少元?”你是怎样理解的?(板贴问题)

指出:要使找回的钱最少,就要买价格最贵的帽子。

启发:根据你的经验,要求找回的钱,就是什么的钱减去什么的钱?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吗?(板贴数量关系式)读一读

付出的钱?(100)用去的钱知道吗?所以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想一想,要买哪一种?想到后完成在学习单上。

汇报交流:好了没有,告诉大家,你选择的是哪一顶帽子?我们要选择最贵的帽子,这样用去的钱就最多,剩下的钱就最少。

来,说说你的算式。(先算,再算?)(板贴算式、完成答句)做对的小朋友坐端正。

回顾一下,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的?。

小结:我们是从“最少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想起,要求找回的钱,只要把付出的钱-用去的钱,付出的钱是100,用去的钱不知道,要先求用去的钱,再根据问题最少找回多少元,我们就要选择最贵的3顶帽子。

3.回顾反思

引导:好回顾刚才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我们都是从哪里开始想的?(从问题开始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式解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总结突出:从问题想起,我们要分析问题,想一想根据问题,我们可以找到怎样的数量关系,看看什么已经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我们再列式解答。孩子们,像这样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也是一种常用的解题策略,那就是 “从问题想起的” 。(板贴课题)过渡:”从问题想起”这个策略,不仅能解决小军购物的问题,还能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三、运用策略,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

提出要求:大家一起读一读问题。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吗?

进一步启发:根据数量关系式,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你认为还缺少什么条件呢?

小结: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从问题想起,先根据问题找出数量关系,确定要先求哪个数量,然后从题中找出合适的条件进行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

小明所在的学校李庄小学,呈现题目后,启发: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完成学习单“练一练”第一题。汇报交流,两种算法。

小结:看来抓住问题分析,找到数量关系,就能列式解答了。

3.完成“想想做做”第3

小明和爸爸又来到了生活用品专柜。

依次出示两个问题,你能独立完成吗?完成学习单“练一练”第二题。

汇报交流,先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再要求他们依据数量关系式说说各应先算什么。

小结:解答时,都是从问题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第4

最后他们父子俩来到了装饰建材区。请你读题,思考并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三题。学生解答后交流解题思路,进一步突出可以“从问题想起”。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就好像给我们的思维插上了一对有力的翅膀,我们要用好这对翅膀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画线段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策略,但线段图对很多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学生不知道从何画起,先画谁?再画谁?是画一条线段还是两条线段?这些问题是我一直思考的。

      在教学线段图时,学生思考怎样通过条件来画线段图并尝试。展示学生的线段图,并交流: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那么以前学习过3倍的含义,也经历过画3倍的线段图。从条件看,裤子是一份,上衣是它的3份,所以我们选择先画一节线段表示裤子,那么上衣就知道画几段了。学生总结画线段图需要注意的地方:裤子的线段放上面,上衣的线段放下面,且开始的端点要对齐,这样才能方便我们去比较它们的关系。然后将条件和问题标在线段图中。

      图画好后,让学生看图说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发挥线段图的优点,分析出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会发现,有了线段图,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看文字叙述要来的快,而且线段图非常的直观,明了。让学生感受到了线段图的优点,让学生爱上线段图,同时感受到数学的美。

      在列式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数量关系式写出第一种计算方法,第二种方法有个别同学想到,就让他作为小老师教一教别的学生。这样生生互动,使学习能够真正进行。

      作为老师语言一定要简洁精炼准确,而我在这一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将课堂努力变为学生说的多而老师说的少,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同时还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对同伴的质疑,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其次,在我的课堂上要加强生生间的互动,将师生一对一的问答形式转变为生生合作生生交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