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猫捕鱼》研究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5-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陶欢

小古文:别样的争和辩——《猫捕鱼》

原文: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读准伏、坠、跃、皆字音,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2、过程与方法:想象画面,读出画面。找关键词语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学会补白人物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小猫的可爱、调皮。

二、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找关键词语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

难点:学会补白人物心理活动。

    突破措施:通过想象,还原画面。

三、学情分析:

二二班的孩子已经接触学习了5篇小古文,小古文的短小、简单、有趣让孩子乐此不疲,甚至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修改小古文,或是按照小古文的意思仿写现代文。

小古文的学习有利用二年级的学生训练想象,说说写写古文带给我们的启示、进行补白等,有利于学生调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词汇,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一定记得小候读过或听过有关小猫的故事吧!(生交流)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啊,也有一只小猫。(出示图片)

猜猜今天的故事讲什么?板书课题。

二、老师范读,整体感知

1、  到底小猫有没有抓到小鱼美餐一顿呢?你听老师读,边听边想。

2、  怎么样?你猜猜结果如何?你怎么知道的?

三、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1、  自己读。

2、  互相读。

3、  检查读。

四、师生研读,补白心理

1、  读过后,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猫呢?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呢?板书。

   (小馋猫、饿猫、狼狈的猫、倒霉的猫、可爱的猫……)

2、结合图理解“伏”、“失足”、“坠水中”、“急跃起”“皆”的意思。

3、读文言,写白话:补白小猫的心理活动。

   当小猫“伏”在缸上的时候,心想:                                    

   当小猫“全身皆湿”时,心想:                                      

4、这么有趣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小古文中没有写呢?(想象)      

五、有感情读,读出画面

    这一则小古文好似一部动画片呢,情节紧张,充满趣味。请把你“看”到的动画片读出来吧!

六、结合画面,背读积累

    出示图1配填空:缸中(    ),一猫(      ),欲(      )之,

出示图2配填空:失足(  )水中,急(     ),全身(       )。

七、拓展想象,续写故事

    哈哈,想象一下那只“浑身皆湿”的猫咪的样子吧。故事接下来会怎么样呢?试着续写几句吧。

 

教学反思:

本学期的校级公开课上,我尝试地上了一节自己从未上过的小古文教学。最初有这个想法的是去年在乐清听了朱文君老师的《一人性缓》,老师的幽默、学生的灵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学习古文原来是这样的富有情趣。带着一种对古文教学的憧憬和挑战,我也在我们学校上了一节小古文课《猫捕鱼》。

     这堂课我的设计理念受到朱文君老师的启发觉得学习小古文不能计较个别字词或逐句逐句的介绍它的意思,更应注重学习的方法和整体的感知。因此我在这堂课上重点介绍了两种方法:换词法和组词法。在理解意思方面,我逐句出示文本,让学生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说说你猜到的。大部分学生猜的都是八九不离十了。这堂课我的重点思考的一点是,这边小古文简短精炼,但是对于刚开始起步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这篇古文太简练了,于是我就借助《猫捕鱼》这篇古文的平台又进行了一次习作教学,将古文扩写成一篇形象生动的现代文。如教学第一句话“缸中有金鱼”时,我让孩子们想象,缸中会有几条金鱼他们各是什么颜色的,在缸里干什么。如教学“欲捕食之”时说说这只猫美食当前它的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想法等等。教育学生在习作中通过仔细观察可以把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加入到文中去,会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饱满。

 

     这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课堂上学生的爱学、乐学就充分说明了这种模式对学生来说喜闻乐见,而一切让孩子自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的教学形式都是成功了。今后我的教学思考就是如何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