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的故事》研究课教学设计和反思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蒋红娟
【教学理念】
“感动”是我读完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天鹅的故事》后一直萦绕脑海中的关键词。感动老天鹅的奋不顾身,感动群鹅的团结一致,感动斯杰潘老人的悄悄离开。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这份感动?我以为:当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对话交流的方式,顺应学生初读课文的感受,再现感动场景,对话感动的力量,书写感动话语,可以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4的有关问题。
3. 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故事
谁愿意用几句话简单地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聚焦老天鹅
1.是啊,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一只老天鹅出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发生了。(屏显天鹅破冰画面)
2.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老天鹅惊心动魄破冰的特写镜头,反复多读几遍,把最打动你的地方用笔划下来,它可能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处标点。想想当时的情景,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我们来交流打动你的内容。
▲腾空而起
腾空而起:飞得高。引导:为了什么?(落下的力量大)强调:多聪明的天鹅。
理解聪明的同时,更强调,老天鹅在腾空而起的那一刹那,早已做好了什么准备?
▲像石头似的、重重地、沉重的一击
引导:像石头似的天鹅怎么会打动你的?这个比方恰当吗?天鹅与石头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1) 抓住石头“硬”的特点,表现老天鹅一定要破冰这个坚定的信念,表现出它破冰的意志是顽强的。
(2)抓住石头下落的力量大的特点——引导:力量越大,预示——破冰的决心大;受伤的可能性大,更疼。引导:联系“沉重的一击”理解。
(3)抓住石头不知道痛的特点,表现出老天鹅奋不顾身,不怕疼痛,甚至牺牲生命。引导:老天鹅毕竟不是一块坚硬的石头,它这血肉之躯,像石头似的扑打下去,胸脯和翅膀会怎样?(零落的羽毛、流淌的血迹)
小结学法:用心体会打比方的句子,弄明白相似的地方,这样,词语、句子背后隐藏的内容,就容易被我们发现,也就能真正读懂故事。
指导朗读:的确是个感人的句子,谁来读一读第一句。
▲镜子般的冰面 镜子与冰面又有何相似之处呢?
▲省略号:说明天鹅不止一次扑打冰面,不破开冰面,就不放弃。坚持不懈
引导:每次是怎样扑打冰面的呢?或在这个省略号中,你看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天鹅?
引读:
(1)老天鹅第二次腾空而起,它依然没有飞走,而是——指名生读。
(2)冰面颤动的更厉害了,老天鹅第三次腾空而起,利用下落的冲力——指名读。
(3)沉重的撞击中,老天鹅的鲜血染红了冰面。它,还是没有停下来,也不会停下来,就这样,一次次像——生齐读:“
▲据有关资料介绍,冬天贝加尔湖冰层的厚度约有1米,现在是初春的寒潮,冰面也有10到20厘米厚。老天鹅是用血肉之躯与镜子般的冰面来了个硬碰硬。
4.感悟品质:怪不得作者称老天鹅是“破冰勇士”,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破冰勇士”?
强调:老天鹅将生命的重量无数次扑打在坚硬的冰面上。多么可敬的老天鹅啊!现在读这段话你一定又有更深的感受。让我们一同走近这智慧、勇敢、顽强的老天鹅吧!(配乐学生动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三、感召众天鹅。
过渡:“嚓——嚓——”老天鹅扑打冰面的声音在贝加尔湖畔的上空回响着。勇敢、智慧的老天鹅还在努力地破冰,它的举动感染了其他的天鹅。
1.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天鹅们齐心协力破冰的壮观场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从它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2.“那样齐心,那样欢快!”的场面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可以说得具体点吗?可以描述一两个特写镜头吗?你听到了什么?引导:你看到这群天鹅在怎样喊号子吗?群天鹅的行为表现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当时它们是怎么想的?
3.屏显第七节引读:这百十来只……就好像听了谁的命令似的,——女声齐读:所有的天鹅……欢呼声——齐读:“克噜——克哩——克哩!”这胜利取得容易吗?从哪看出的?
四、再忆叫声
课文中共有几处天鹅的叫声?这鸟语,你听懂了吗?
第一次叫声:焦急、失望
透过这清脆的啼叫声,我们似乎听到那群天鹅在说——
第二次叫声:激动人心
第三次叫声:胜利的欢呼
透过这阵阵的欢呼声,我们似乎听到老天鹅在说——
透过这阵阵的欢呼声,我们似乎听到其他天鹅在说——
四、放下猎枪。
1.老人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呢?如果你是这位老人,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
小结:“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感动的不单单是我们,还有斯杰潘老人。斯杰潘目睹了天鹅这破冰勇士为了生存,勇敢无畏,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用身体和生命为代价,英勇破冰的战斗场面。他从心里喜爱这些破冰勇士。这么有灵性的鸟儿,这团结拼搏的破冰勇士,我们应该敬佩它们,保护他们。
五、传播美德。
1.出示《古今贤文·合作篇(上)》,齐读。
2. 你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让你感动的、齐心协力完成一项任务的事情吗?
六、 作业布置
课后选择一个齐心合力完成任务的场面,先聚焦个体的行为,再写群体完成任务的场面。
板书设计:
天鹅的故事
破 湖面结冰 无法捕食 团
冰 腾空而起 扑打冰面 结
勇 齐心协力 一起破冰 拼
士 取得胜利 感动老人 搏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的是《天鹅的故事》这一课,讲述的是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天鹅群们破冰成功的故事这使得老猎人不再打猎。赞颂了天鹅勇敢团结的精神是一篇很感性的课文。我在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1.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把自己读后的感受写下来;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天鹅团结、勇敢的精神。正式讲之前在两个班进行了试讲,组里的老师给了我大力的帮助教案进行了反复修改。
课后,组里老师坐在一起,徐主任对于我的课,提出非常中肯的意见,真是“一针见血”。1.出现时间安排不得当,是因为出现了两次在课堂上动笔写的情况。徐主任说这节课,课堂上可以出现“练笔”很好,但是要适当安排要抓住时效不能为写而写。所以,两次“练笔”要有取舍,有时可以作为口头练习,还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2.我能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老天鹅扑打冰面的那一段,但是指导自学时要求不够明确,可以就让孩子画出重点词句而不是让孩子写感受是一个词,还是一句话,孩子们无从下手。这一段还可以利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从这一段的内容体会老天鹅第二次、第三次的破冰,体会天鹅群们的团结破冰,把课文进行整。
3.对于课文内涵的挖掘。猎人为什么挂起猎枪是因为他被老天鹅的勇气和天鹅们的齐心所震撼想不到小小的鸟儿居然有这样的力量,人类在它们面前却显得如此渺小。而课堂上,当孩子提到应该去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时我应该有正确的引导,不能偏离主题。
我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特别想再上一次,消化自己吸取的“养分”。感谢徐主任温文尔雅而又深刻到位的评课,感谢老师们的大力帮助,我在从中又获得的颇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