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生命的壮歌之“蚁国英雄”》研究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6-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萍

《生命的壮歌之“蚁国英雄”》研究课教学设计和反思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吴兰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绿线内的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不慎、惋惜、束手待毙、肝胆俱裂、随即、肆虐”;能明白“肝胆俱裂”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的就把课文背下来。

3、读懂这则故事,了解文中蚂蚁脱险的方法,领悟课文内容。

4、感受蚂蚁那可贵的合作精神和无畏的献身精神。

5、通过学习,乐于了解蚂蚁及其他动物的感人故事,增加对动物的了解和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重点句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蚂蚁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从而懂得要爱护动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猜看:师(课件)出示谜面,让生猜一种动物的名称,引出“蚂蚁”。

2、简介蚂蚁。

3、说说由蚂蚁你能想到哪些词语?

4、这样的区区弱者和英雄之间能不能画上等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蚁国英雄”》。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蚁国英雄”》。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故事大意。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文中新词的读音。

2)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先说了什么,接着怎样,然后呢,最后呢?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师相机提示:草丛起火  蚁群被围  抱团突围  成功脱险)

三、品读重点词句。

1、体会火的强大与无情。

1)同学们,草丛起火了,这是一场什么样的火?默读课文,用“——”画出文中描写火的句子,朗读体会。

2)出示“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思考:这是一串怎样的链子?

3)出示“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想一想:这样的气味让你明白了什么?(部分蚂蚁已经被烧死,情况万分紧急。)你能想出几个表示情况十分危急的词语吗?(火烧眉毛  十万火急  火急火燎  千钧一发)

4)火神肆虐,对于区区弱者——蚂蚁来说,简直就是——(祸从天降  来势汹汹  葬身火海  化为灰烬)

2、体会蚂蚁的壮举。

1)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蚂蚁们是怎样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用“﹏﹏”画出震撼你心灵的句子,并读一读,写出你的感受。

2)师(课件)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①读一读,说一说,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蚂蚁的团结勇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相机解释词语“束手待毙”。

②看着蚁群面临灭顶之灾,游客们万分惋惜;但当看到它们抱团突围,又让人又惊又喜,让我们带着对这群蚂蚁的由衷赞叹,再次好好地读读这个感人的句子吧!

3)出示“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从“火舌舐动”“不断发出”“爆裂的声响”你体会到了什么?(火势的凶猛、形势的危急)从“越来越迅速地滚动”“不见缩小”你又体会到什么?(蚂蚁的勇敢、坚定)

4)出示“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①说说这句话为什么让你感动?(蚁国英雄至死不松动分毫、不放弃岗位)

②释词“肝胆俱裂”。

③从外层蚂蚁的壮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它们身上有着无畏的献身精神。)

④课文读到这里,你觉得作者称这弱小的蚂蚁为“英雄”合适吗?为什么?

⑤你从“蚁国英雄”这样的称呼中体会到作者对蚂蚁有着什么样的感情?(赞颂、敬佩)用你的朗读声表现出来吧。

四、领悟生命的价值。

1、学了这则故事,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蚂蚁?

2、师小结:这些弱小的蚂蚁,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却是那样的沉着、坚定、团结一致,勇于献身,真不愧为真英雄!它们不惜以个体的牺牲,求得种族的生存,是它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首悲壮的赞歌。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17课《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的话可以试着把它背下来,周末回家讲给弟弟妹妹听。

 3、拓展延伸:同学们,蚂蚁虽然弱小,但它们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的震颤却是巨大的,这一股力量也是神圣的!让我们对这弱小的生命报以赞颂、敬佩吧!让我们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类似《“蚁国英雄”》这样有关动物的令让感动、给人启发的故事还有很多,建议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去找来多读读,我想你肯定受益匪浅。

 

教学反思:

《生命的壮歌》这篇课文有两则故事:《蚁国英雄》、《生命桥》。虽然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两幅壮烈的画面,但都蕴含了同样的一个主题,那就是团结协作,勇于献身的可贵精神,共同为读者谱写了最悲壮的生命之歌。

在教这篇课文时,我一直立足于“感动”,展开教学。

一、找感动

文中蚂蚁们抱团突围,外层蚂蚁被烧焦仍不松动分毫让人感动,老羚羊为了让小羚羊得以生存,做桥墩摔下悬崖让人感动。我让学生通过读读、圈圈画画的方式去文中寻找感动,并说说为什么感动,让学生边找边看图边感受外层蚂蚁和老羚羊的无私奉献、蚁群和羚羊群的团结拼搏。

二、读感动

在找感动的过程中,读是不能少的。没有反复的阅读,没有进入情景的朗读,文章不能走进学生内心,学生就很难理解课文。因此,我利用多种形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读,让学生在美美的读中品味字里行间带给我们的震撼。学生的表情告诉我,他们被感动着,震撼着。

三、说感动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学生们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让我感到孩子们长大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