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摘自《“文学圈”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在“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们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组成临时性的阅读小组即“文学圈”,圈内的小组成员阅读同样的故事、小说或者其他文学作品,然后共同决定对阅读材料要讨 论的内容。每一位成员根据自己在小组中的特定角色与职责进行准备,或设计作业纸或填写讨论提纲,共同完成对阅读材料的讨论之后,成员们会以一定的方式展示讨论中的精华,分享阅读感受。此时,临时小组解散,学生会选择其他阅读材料,进入下一轮的 “文学圈”。 “文学圈”阅读小组角色职责表 角色(role) 讨论指导者 Discussion director 插图画家 Illustrator 联结者 Connector 词语丰富者 Vocabulary enricher 文学能手 Literary luminary 记录编辑者 Recorder and editor 职责(duty) 负责指导小组讨论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和深层次的探讨。 负责把作品中的情节用绘图的方式呈现 出来,用于介绍和描述负责挖掘作品内外的关联性,并把文章中的精彩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者自己的所见所闻负责找出作品中会造成阅读障碍或者重要的词汇,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负责阐释作品中比喻、夸张、拟人、成语等修辞手法 负责记录小组成员讨论的要点,并将小组的各项作业和讨论编纂成册。
学习心得:
“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强调阅读材料的完整性,圈内成员通常都会选择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讨 论、评价和展示,因为人的语言发展,尤其是词汇知识的发展,与其文学经验的多寡关系密切。引导学生阅读 经典英文作品或者故事的“文学圈”阅读,可以增加学 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但语言能力并不仅仅包括语言知识,还包括在情境 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写等方式表达意义的能力。 “文学圈”阅读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阅读的层面,把情境、 意义建构和交流这些要素加以整合,在圈内通过小组成 员不同的角色和职责,以阅读、讨论、日志等多种形式 解读和分析文本,在此基础上生成自己的认识,在组内 进行交流,实现了对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自然整合,为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搭建了有效平台。 “文学圈”阅读是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的阅读、交流和展示活动,但是教师的阅读参与也不可或缺。文化品格的培养要符合阶段性的原则,所以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 知特点是教师作为指导者要考虑的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符合他们认知能力的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样学生才能进行有效阅读,才能解释、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态度。教师作为有效阅 读的促进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透彻理解帮助学生 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在此基础上他们会自然地与文本和作者展开交流,用自己的价值观对作品中表达的美丑、善恶进行评判,同时也会受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文素养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