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念下的小学英语融合式绘本阅读教学实践
近年来,英语绘本作为一种阅读资源,因其丰富有趣的内容和对教材语言知识的有力补充,已为一线教师所追捧,老师们积极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公开课也多会选择绘本故事来进行展示,今年外研社还专门针对苏教版《译林》英语出版了与教材相融合的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但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题,由于绘本题材和主题意义非常丰富,如果老师们不基于大观念对分散的主题意义进行整合,学生就很难进行内化和迁移,学到的语言知识就像一座座孤岛,无法形成系统的语言知识和概念建构框架。
一、大观念与小学英语融合式绘本阅读教学
大观念,并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概念体,而是与内容相关的各种条理清晰的关系的“核心”,是使事实更容易理解和有用的一个概念锚点。大观念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训练和强化思维,连接起分散的知识,让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中获得不断重复学习和强化的机会。这些有机联系的知识不仅便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更利于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当学生遇到新情境与新问题时,可以迁移应用,指向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大观念教学可以实现教师教得少、学生学得多,也是国家“双减政策”下学校教学走向“减负增效”的有效路径。
小学英语融合式绘本阅读教学,主要是基于与主教材话题契合、语言匹配、和学生认知情感对应三方面进行绘本资源的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具有“真实性”的语言学习场域,而“真实性”是大观念最主要的特征,它提出学校教育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正如杜威所说的第三种教学,“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两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作为英语教学者,我们都知道主教材有固定的格式、结构,内容和主题较为单一,如果能辅之以相融合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就能让学生感知到更为丰富和真实的语言表达。
一个学科有三个层次的概念,第一层次是事实性的知识,第二层次是这个学科的核心观念和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是可以跨学科迁移和连接的观念。在语言阅读领域,Walmsley(2006)提出,大观念是一本书的主要观点、道德价值观、主旨之上的上位概念,任何体裁的文本都可以用于帮助学生提取大观念进行阅读。比如绘本The King’s Yu Player和The wolf is coming,学生会发现这类绘本的主题相类似,告诉我们要诚实,教师可以像这样给学生拓展主题类似的绘本内容,也可以和学生讨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社会事件,让学生接触多样主题,让学生逐步深刻理解所阅读的文本,提炼出大观念,激发他们尝试在真实生活的不同情境中迁移和应用这些大观念。
二、大观念下小学英语融合式绘本阅读教学的意义
为何要提倡在大观念下进行小学英语融合式绘本阅读教学?主要基于两点原因:一是语言和思维的迁移,二是通过阅读实现“人的生命成长”,即育人价值的落地。
1. 迁移——创新的产生
迁移被定义为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迁移是终极目标,也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学习只有学生达到迁移水平时才算完成。(哈蒂)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问自己,现在学生所学的知识对他们未来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不是会背很多单词,不是会做很多书面的习题,而是用学到的观念去解决未来生活中会出现的种种真实的问题与挑战。
2. 育人——阅读的价值所在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育人价值,在教育教学中,阅读是指向育人的最佳路径。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跟着主人公一起学习和成长,是一种最贴近心灵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绘本的题材和主题意义非常丰富,在2017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把主题划分为三大类: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建构起对这些主题的大观念。
常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老师们普遍会用的from bottom to top,阅读完绘本故事后提炼出故事主题,比如绘本故事Can You Play with Me?小朋友Liz不断询问家里每个成员是否可以陪自己玩,呈现的是“学会独处”这一主题;Mini the Superhero讲的是小女孩Mini渴望成为女超人,变成勇敢、自信、受欢迎的孩子,主题表现的是“超越自我”;Into Cold Cave讲的是小男孩Ally克服自己的胆怯,向家人证明自己不是coward。这些故事都属于“人与自我”的主题范畴,虽然这些故事情境和人物都不同,但“独立、勇敢、自信”的大观念是没有改变的。在这样的大观念下还有很多类似的绘本故事,老师带着大观念的意识,就能把零碎的故事意义整合统一起来,让学生真正在阅读中实现成长的意义。
另一种建构大观念的方法是from top to bottom,在三大哲学主题下,有非常多相关联的绘本,由教师阅读后,经过细致的归类和整理,提炼出这些绘本的大观念,在教学或与学生共读的过程中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自己体会出大观念,再与同学、老师讨论自己的观点。比如“人与社会”这一主题,The Party讲的是Emily去参加一个派对,美美的衣服被路边车子溅了一身水,很是难过,她的朋友们看到了就一起去玩漂流,让自己的衣服也变湿了,表达的是一种朋友间相处的共情;Zob Goes to School讲的是外星人Zob在地球上的学校和人类小朋友们度过快乐一天的故事,主题是理解包容和友好共处;Fish!讲的是Jess在一个岛上与各种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这些故事都蕴含着关心、理解、欣赏这些小观念,这些都是学生能学到的人与社会交往的原则,再提升一层,大观念就是“尊重他人、友好共处”,拥有这样的品质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感受到自由和愉悦。
三、大观念下小学英语融合式绘本阅读教学实践
1.创建大观念下的小学英语融合式绘本阅读圈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在为学生提供各种与教材相融合的绘本资源时,要有意识地创建大观念下的绘本阅读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后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把阅读的绘本进行主题分类,而非零散阅读。小学低中年级的绘本题材有很多是动物世界,内容却是指向人际交往和做人的原则,教师如果坚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这样提取大观念,使其主旨意义得到强化,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他们归纳和提炼概念性的理解能力势必得到提升,而且人文品质也会得到沉淀。
2.深层次问题驱动,打造思维灵动的课堂
一个文本故事的学习包含浅层信息提取和深层信息的感悟,教师对文本的问题设计决定了学生的思维层级。我们来看这些问题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What colour is Jay’s jacket? Where is Amy? What does Leo say? 这些都是有关基本事实信息的浅层提问;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story? If you were..., what will you do? Do you like ...? Do you agree with ...? Why or why not? Would you like to share this story with your friend? Why or why not?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后面这些问题更重于发掘学生好奇心,不仅需要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回答,更需要学生拥有辩证思考的能力,与前面的问题相比,更能促进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和思维。在绘本教学中,建议根据文本脉络精心设计问题支架,控制浅层次的提问数量,把更多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静心体悟,师生共同探讨绘本的价值概念。
3. 架构语言表达框架,促进完整语篇的输出
在融合式英语绘本阅读中,除了提取归纳主题上育人的大观念,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可忽视,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表达,而迁移的最佳媒介就是架构语言表达框架。Stern(2018)提倡给学生提供语言结构模板来进行表达。以图3绘本The Street Party为例,教师为学生搭建语言和观念上的支架,帮助学生迁移教材中At first, but, then, finally等有序表达的词来复述绘本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有逻辑地表达观点,并鼓励学生在文本语言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表达。我们要知道,这个语言概念框架最终是应用到真实世界的,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这样的框架来描述自己生活中的一件事或参与的一次活动,不仅有利于避免语言碎片化输出,而且有益于学生后续的写作能力培养。
4. 丰富课外阅读活动,助力大观念的迁移和内化。
虽然有很多老师将融合式绘本阅读做成了校本课程,但仅仅依靠一个单元一个配套绘本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绘本阅读教学的目的指向的是学生大量的课外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基于大观念,推荐类似观念的不同绘本或读本。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持续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其阅读内驱力、体验阅读成就感。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能力,可以给Reading log涂色、填写阅读存折、个人阅读记录卡、小组绘本推荐小报、故事编写等等形式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这些都可以扩大学生们阅读和语言应用的空间。比如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阅读存折的方式记录阅读过程,他们只需写下阅读的时间、故事的名字、时长,老师会签上名字“盖章”;高年级的同学可以选择根据绘本内容绘制思维导图、改编或续写故事,教师则根据学生作业的清晰度、美观度、丰富性和创意性等方面予以评分,各种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保持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将课内所学的大观念以及阅读的技能和方法得到迁移和内化。
参考文献
[1] 侯云洁.阅读诠释生命: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价值实践 [J].英语学习(教师版)20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王建生.借助图形建模让规律感知更清晰——《间隔排列》教学及思考[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