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学生的自律教育
一个孩子的自律能力与他自身的智力因素是没有关系的,自律能力来自孩子的内心,而不是头脑。这种能力是一种心理因素,协调着孩子的行为。每个孩子的自律能力都具有差异性,而正是这些差异性,导致了孩子行为上的不同。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律的相关内容。
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律
当今社会不鼓励人自律
国外知名博士说:“我们包括父母与孩子都沉浸在一个什么都说可以的文化。大众文化不断对我们洗脑,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想要什么都应该得到满足。”
要尽早教孩子学会自律
在一个长达几十年的实验里,研究人员分给一些 孩子每人一 颗软糖,告诉他们可以选择马上吃,也可以选择等一会才吃,如果愿意等的话,就会得到多一颗 软糖作为奖励。这些孩子高中毕业后,研究人员发现4岁时已经懂得自律的孩子,无论在情绪、社交、以及学业方面都表现得更好。
建立相应的自律管理制度。我们说制度就是对我们行为的一种约束,在每个相应的场合都需要我们关注,怎样建立呢?通过每日吾省吾身,进行多方面的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我们具体地可通过日常行为反思表,这样也会有针对性,每天关注自己的行为。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性。我们通过班级干部,让学生对自我班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达到自我管理,班干部往往是学生表率的带头兵,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更易于接受这样的学生的教育。所以我们应当让学生的表率作用起到最大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广泛且进学生思想的教育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定主题、自己设计活动形式、自己参与,这样学生们也会乐于接受,而且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参与热情高,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引导高雅情趣与文明道德风尚的开展。
针对问题及时反思。我们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我们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同时注重各项制度的落实,不能流于形式。通过引导和教育学生切实在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负起责任来,努力过好每一天,这样学生的自我管理,自律管理也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