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教育中的德育的养成
发布时间:2021-11-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邹焕萍

德育,从广义上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三个方面。从狭义上看则单指品德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明确政治方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德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重要一育,在五育中处于为首的地位。养成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长期的培养训练,使受教育者个体的感受和实践达到不需要外力和内部意志控制就能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它的特点在于教育时间持久,训练时间持久,训练要求严格,情感体验深刻,道德品质内化”。

那么如何开展少先队中德育的养成教育工作?从事少先队工作的这两年来,在不断的总结、学习中慢慢摸索出了一些窍门。

、以身作则,明是非,讲道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圣贤之语至今对教育者来说依然是具有借鉴作用的“言传身教”中,我更信任“身教”。因为身教比言教来得直接、具体、形象、生动。试想,一位平时随口脏话,行为粗鲁的老师自己的学生成为一个文明人呢?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孩子的心是洁白的。而且,孩子的可塑性强,模仿性更强因此,每一位少先队教育者都应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少先队德育的各项工作。在平时的实际教育工作中,我要求学生“三个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拿放东西轻轻。并且,我也以实际行动告诉队员们,在之后的日子里,队员们时刻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牢记着“三个轻轻”,从那以后,教室里再没有惊吓人的梛柜门的声音,再也没有吵闹的噪音声。

不得不提的是我亲自带着队员代表探望了因病住院的臧婕妤小队员臧婕妤小队员咳嗽、持续发高热不得不住院治疗,为了不耽误功课,仍然坚持在医院自学,并认真完成作业。得知四(8)中队的其他队员们也时刻牵挂着臧婕妤的学习和病情,为了祝福早日康复,在辅导员的带领组织下专门召开了主题班会,把队员们臧婕妤同学送上的问候和祝福化作书籍:《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培养自信女孩》、《励志开悟》上下册、《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美德》、《公主与美洲狮》、《美文欣赏卷》等。姚思妍、薛业铭、秦天宇、何飞扬、高子然等小队员还特地在家长们的陪同下,挑选了鲜花以及臧婕妤爱吃的水果来到医院,围在臧婕妤病床前,和她快乐地做游戏,畅聊同学之间的关切心语;在医院里,大家不仅关心着小婕妤的身体,也不忘给她讲励志故事,让和大家一起进步成长。我相信这样的关怀,会让所有的队员们明白关爱他人是多么善良的表现,这不是德育落实的最好方式吗?

然而,我强调“以身作则”并不等于忽视或取消言教。只有把言教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才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最佳方法。我经常会利用夕会时间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勤学教育,经典寓言故事,名人故事,网络媒体新爆出的真实案例故事等,讲过之后,经常会组织学生当场讨论故事带给你什么样的思索?如果是你处在这种情景之中,你会怎样做?不难看出,言教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引领学生的正向思维方式、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

二、长期坚持优秀的品质,树立典型

在当今社会,学生置身于多种群体的人际关系中,时刻受到影响,德育的养成教育的途径应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学校、家庭、社会应联成一体,发挥各自的责任和功能。德育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下,陶冶人的性格和品格。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对人有礼貌,使用礼貌用语;我们要求学生做文明人。在校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能做到,而一走出校门,学生们便不再注意这些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动手制作“文明礼仪标牌”,走出校园,在社区发放行人。这样做,一方面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与人交谈、发放材料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使学生的养成教育内化与外在都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积极开展活动,使德育教育有形化。

校内各类阵地是少先队活动的场所,保证校内各类阵地活动的开展是对队员开展德育教育的最基本形式之一,让队员在少先队的各类阵地里接受组织教育的董陶,正是阵地活动的优势所在。

四、在竞争中强化德育效果

为了强化德育成果,少先队经常组织各种竞争活动。如进行“优秀少先队员”“优秀中队长”等的竞选活动,就会进一步促进德育的养成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优良的品德也不是一朝一夕培养起来的,因此就需要我们经常做深入细致的工作,长期反复地在日常生活、队活动中进行教育。相信队员们会学习、生活的体验中会逐渐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意识,以此增强在社会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我们将沿着这条道路继续探索下去。 相信,我们会迎来孩子们更灿烂的明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