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研究小结(蒋红娟)
发布时间:2021-11-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红娟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便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部编版教材中收录了多种文体,有富含教育意义的经典西方名著,也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本土文学作品,其所涉猎知识面广泛、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尤其是对小古文的教学设置,一方面作为小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启蒙教育,教师应注重教学的激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认识、感知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认识意识及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便离不开教师的深入发掘,在优化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从而使其对小古文学习充满探究欲,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的《司马光》小古文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古文化的讲解作为教学铺垫,使学生好奇于“表述简约,理寓其中;语言凝联,不失生动”的古代文体到底是怎样的,教师进而引出课文教学,以抑扬顿挫的语气阅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大家结合注释,对句意、文意进行翻译,使其进行相互交流、探讨,并将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内容记录下来,以寻求教师的帮助。在同伴互助学习中,提升学生合作学习小古文的效率。同时,教师可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巡视,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在多边互动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不懂就要问》教学中,可以把《论语》作为辅助教学,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对仗工整的背后,包含着孔子的育人的智慧。通过与现代文学习相联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小古文的意境之美、用词精妙、微言大义,提高其古文理解能力,为中小语文的衔接学习奠定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