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理论学习(赵文娟)
发布时间:2021-11-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赵文娟

自从少先队活动课正式排入小学课表后,不仅稳步有序的推动了区域少先队活动常态化和有效化的发展,同时学校的中队集体少先队实践也丰富起来。随着少先队活动资源、教育内容、形式比以前更丰富多彩,与时俱进,但是我们留意,不难发现在少先队的主题活动开展方面,实效性不是很强,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有些少先队的活动主题缺乏教育性,一个有价值的大队或者中队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我们在选择少先队活动的主题时往往存在两个误区:活动主题选择过于笼统宽泛,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其次,活动主题教育性偏弱。辅导员在策划活动主题时没有结合队员自身的特点,没有了解活动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够了解队员们的实际生活,没有深入和队员进行内心深处的交流。仅仅是按照上级单位的要求,照抄照搬主题活动模式。这样的主题活动必然缺乏实效性和教育性。

其次,少先队活动的参与性不高,小学阶段是自我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时期,也是获得自我意识的最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基本形成自己的个性。学生从“家庭、个人中心”的环境走进校园,很多少先队活动成为个别性格活泼,表现欲强的队员的天地,活动参与率不高,少先队活动中离不开辅导员老师的甄选和指导,很多活动辅导员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而导致活动的参与率和平衡性没有得到保障。少先队活动过于注重队员自主性,而没有发挥辅导员的指导总结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和体验也会是肤浅和没有实效性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