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组研究小结2021.11(徐璟)
一、 线下指导开启亲子阅读
所谓线下指导,即教师要利用在校的绘本阅读课,为学生带来绘本阅读的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创作绘本阅读的作品。而后指导家长在家进行亲子共读的方式与方法,培养其施行亲子共读的能力,为学生搭建在家阅读的平台,让单一的在校阅读模式更加丰富,让家校的绘本阅读相得益彰。
(一) 利用家長会,培养“故事父母”
我们的家长他们大部分来自中西部贫困地区,知识文化程度不高,由于受到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于亲子共读无从下手。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觉得还是要紧抓班级家长集中的时间,从指导怎么做出发,分成三步走,以成效为蓝本,激发家长的积极性。
第一步,建立信心:教师要将学生在校绘本阅读课的成果展示给家长,如以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来开展母亲节的专项教育活动,通过最初的读绘本来感悟母爱,到后来的设计“我为妈妈献枝花”,紧接着衍生出《我妈妈》的绘本设计大赛,学生在绘本中体悟生活的真谛、世间的真爱,家长在绘本中感悟学生的成长、绘本的力量。
第二步,向名师学习:家长有了亲子阅读的意愿后,教师要以绘本阅读课的视频为载体,利用家长会等一些载体,跟家长面对面详细解析如何开展绘本阅读。如以观看名师窦桂梅老师执教《我爸爸》绘本课的视频为切入点,让家长了解教师是如何开展一堂绘本阅读课的,以课讲方法,让家长通透了解、学会技巧。
第三步,向身边看齐:从身边去挖掘前期亲子阅读做得突出的家庭,邀请学生父母以亲身体会和经历向其他家长传授宝贵经验。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向所有家长抛出的时候,大家都犯难,但有一位例外,由于正好共读到了《小威向前冲》这一绘本,于是他对此事进行分享,通过绘本里的图片和语言就巧妙地将孩子的问题回答了。这样的榜样力量能更好地引起“跟风效应”,促成家长之间的良性竞争。
(二) 挤一点你的时间,共同完成作业
在亲子共读中,光靠单一家庭的藏书肯定是不够的,那么如何让学生看到更多的绘本,让家长扎扎实实地能够在家开展此活动呢?绘本漂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绘本漂流的过程中,要以绘本漂流倡议书为先导,明确活动的要求及形式,明确家长和学生双方的责任及义务,以亲子共读学习单为主导,及时写下阅读感受和体会,并进行张贴和分享,以绘本阅读奖励措施为辅导,大力表扬在绘本漂流中亲子共读完成出色的家庭,助推亲子共读的积极性,增强亲子共读的自信心。
二、 线上交流点亮亲子阅读
所谓线上交流,就是教师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及网络聊天工具,时时了解和掌握亲子共读的情况,及时指导家长,各家长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分享各自的学习体会,交流近段时间的学习心得。现如今,网络四通八达,一部手机就是一个世界,线上交流能够大大利用有限的时间,将几十个人紧密连接,随时随地更新、分享、发布信息。
(一) 利用QQ平台,交流读书心得与体悟
QQ是班级最寻常的线上交流工具,如何利用好这一交流工具,将零碎的信息在班级中扩大化,使得所有家长都能看到别人的亲子阅读过程和成效?为此,教师应在细致批阅班级学生上交的每张《亲子共读学习单》的基础上,再将这些《亲子共读学习单》不定期地分享到QQ群里,让家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让《亲子共读学习单》的质量日益提升。
(二) 利用微信平台,扩大阅读量
1. 充分利用线上阅读打卡功能,进行打卡阅读
线上阅读打卡是时下非常流行的督促亲子共读的好方法,它能让教师在工作时间外,有效地看到亲子共读的情况,同时也让亲子在家利用各种空余时间,每天坚持阅读。在线上阅读打卡中,家长要做好拍照记录并完成打卡及登记,并每日在微信群中分享各自的阅读情况。在这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做好对孩子阅读习惯及其兴趣培养的指导工作,并根据家长的打卡记录进行登记,在学期末进行评价与总结。
2.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助推深入阅读
“自媒体”时代,关于阅读、亲子的公众号越来越多,但不是每个都合适,家长在选择时可能会有点盲目,这时教师就要择优选择,然后推荐家长关注。譬如“百班千人”共读公益活动,借助名师的引导,从选书购书到教师导读学生导读再到经验交流,全都在线上进行,方便了家长,节约了成本,深入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