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是人们改变物质对象,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使人高尚,劳动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
一、忽视劳动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
据北京市家教会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85%,家长给洗手绢的占86%,家长给洗脚的占62%,家长给穿衣服的占68%。看了这样的“答卷”使我们不得不忧虑,劳动这种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素质,中华民族最为优良的品质正遭到某些因素的削弱与侵蚀。许多青少年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欠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及老师忽视了劳动教育结果。
可悲的是,忽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上发生扭曲,不尊重劳动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思想。某小学的一个孩子课间不慎将眼镜掉入便坑中,急得没办法大哭,一位工友用手从便坑中帮她捡起来,还给了她。没想到她转身就走了,连个谢字都没说。同学问她,你怎么不好好谢谢人家?她居然说:“谢什么,她就是干这个的。”
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他们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知道这些劳动成果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致使目前,有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惜东西,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以塑造他们良好的品德,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目标与任务。
二、劳动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劳动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都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品质。劳动还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而言,我们暂且不说劳动对于他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单就劳动对于青少年在成长中的作用来年,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比如,对于小孩来说,劳动可以使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得到协调发展,可以使孩子的脑细胞得到更多的刺激,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学会干点活,能够减少他们对家长的依赖心理,将会促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依赖别人帮助的独立意识的形成。所以可以说,劳动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创造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劳动,就是为孩子的人生道路创造一个良好开端。通过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而且可以锻炼他们意志品质,为他们将来自立于社会打下基础。
总之,劳动对于孩子的成长的影响不仅是学会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劳动可以塑造孩子良好的品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