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力支撑和根本力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少年儿童组织,自成立以来就遵循新中国的基本教育方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始终将少先队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从小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劳动教育助推少年儿童健康发展、茁壮成长,以劳动教育促使少年儿童锻炼强健体魄、磨练坚强意志。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
1少先队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
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地方,也是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组织。在新中国成立初,对少先队组织的“五爱”教育中就包含着“爱劳动”,劳动及劳动教育一直蕴涵在少先队宗旨、章程及活动之中,与少先队教育密不可分。劳动及劳动教育具有时代性,劳动教育在不同时代中具有不同的内涵及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少先队人才的培养也须与时俱进,方能实现其组织的培养目标。
2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逐渐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其首要问题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其教育价值及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与少先队组织的宗旨基本吻合,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少先队作为根植于中国广大少年儿童生活实践之中的群众性组织,如何在日常实践活动中正确开展少先队劳动教育,这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劳动教育是在少先队集体中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少先队员集体成长的教育活动,它立足于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让少年儿童在集体中劳动,在集体中实现体力与脑力的协同使用、共同发育,从而真正地认识自己、认识同伴、认识集体,进而培养、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图强。少先队劳动教育更要强调“劳动”,彰显新时代劳动的要求及精神。
将劳动教育课程化,这是当前重视并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但劳动教育不仅需学习和理解劳动知识、劳动观念,更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学会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劳动成果,感受到劳动的价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知与行动相统一,在劳动活动中让少年儿童亲自体验,方能将理论和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真正领悟到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核。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在劳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身体技能,在活动中通过与他人合作实现个体社会化,将劳动教育的内容依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状况,划分适合的劳动阶段及方式,有层次、有逻辑、有衔接地具化到少先队日常活动中,才能塑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