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笔记(万千红)
发布时间:2021-12-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万千红

  值得肯定的是,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其外形经历了象形文字的历史变迁,逐步进化得生动优美,其含义也在历史的洗涤下,变得情意准确而细腻。近年来。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题材,不仅兼具文质之美,在规范性和典范性上也有了全新的突破。

  文字是情感的传播器,也是一架精致的收录机。时代的记忆在文字中,历史的更迭在文字中,人文的变迁在文字中,人性的力量也在文字中。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历代伟人的辛勤奋斗,开创先河。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也涌现出了无数个能够感染和振奋人心的光辉形象。

  文章是具有意境美的,意境并非表象,而是一种借助外部工具、外部刺激和系统方法来营造出的一种情感氛围,而这种情感氛围来源于作者本身情感能量的激发,跟作者的表达方式,布局谋篇的工地有着紧密的联系。语文教学中的“以情引情”就是一种感悟意境美,品味文本艺术气息的主要途径。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对五壮士的光辉形象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把握,受到他们民族气节的感染,笔者会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

  1.在班级中挑选多个学生分别扮演五壮士、日本侵略军等角色;

  2.教师将课文进行简单的分割和重组,制作成课堂剧剧本;

  3.学生自由分配剧本角色,并且课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排练;

  4.在多媒体设备模拟的声音中,学生们拿着道具开展“狼牙山五壮士”的表演;

  这种具有代入感的阅读方式,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来细致揣摩五壮士当时的内心世界,通过情感的共鸣,深度了解他们当时的所思、所想,这种跨时空的神交,能够让学生找到他们思想的根源,汲取到人性美的力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