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笔记(陶欢)
发布时间:2021-12-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陶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感教育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发现语文文本之美,就不会愿意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审美情感教育。
   一、创造环境,引导学生发现美
   语文文本中载录着人物、情境、故事等,语文文本在描述它们的时候,展现出语言文字的艺术美,为了开展审美情感教育,语文教师要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艺术美。
   以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春晓》这首古诗词为例,因为这首五言绝句中描的情境非常意向化,所以生活经验积累不够丰富的学生很难迅速理解这首古诗词中描的春雨之后的美景。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古人之心境、古人崇尚的意境美,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假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感受到当时作者所处的情境:作者在夜里听着一夜的绵绵细雨,因为春雨的缘故,一切万籁俱寂。在一夜春雨过后,鸟儿开始探出头来,欢乐的鸣叫。穿外碧色如洗,满地的残红、滴落的雨水,都说明昨夜下过一场春雨。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描绘的意境,理解诗词的精妙之处。
   语文教师应用审美情感教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发现语文文本之美,从而自主的学习语文知识。
   二、积累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美
   当学生了解了语文文本中蕴含着美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创造出这种美的,即语文教师可从审美情感教育的角度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理论知识。
   依然以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春晓》这首古诗词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春晓》这是首诗是诗人孟浩然创作的非常经典的田园诗。田无诗就是以挖掘田园山林的生趣美为主,应用诗歌题材表现出田园生活美、田园意境美的诗歌题材。比如这首诗中应用鸟、雨、花等自然风景描述田园内容之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描田园内容之美呢?作者没有用单调的笔触强调田园真美啊,而是描出田园的雨、田园的鸟、田园的阳光,作者动过多元化的、生动的描述,展现出田园的风光,让人感受到田园风景之美。作者可以再引导学生鉴赏,孟浩然描田园风光时,为了出田园风光的新意,并非突出视觉描,而是通过听觉描,让人感受出自然风景的变化,待作者听完一系列春景变化以后,再以花落给这一系列景色变化作总结,作者这种以听觉描为主,以视觉描画龙点睛的法,准确的描绘出诗歌的意境,这是诗歌创作情境描的意境美。
   教师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挖掘文学艺术创造手法,能让学生理解到文本艺术之美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教师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可引导学生学会汉语文法知识、汉语修辞知识等汉语语言知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