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家庭是劳动教育的起点,社会是劳动教育的广阔课堂。
一、利用学校教育阵地,增强队员的主体地位。
新型的劳动教育应把队员的主体地位明显突出来,采用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充分让队员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通过动手、动脑,在劳动中得到充分发展。劳动教学做到以创新为灵魂,以队员发展为本质,有利于队员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队员充分地构建健全的人格和个性,有利于培养队员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时机对队员进行劳动教育,请队员讲劳动者的故事,激发队员的劳动兴趣,增强劳动观念,明白“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中队开展“一人一岗”值日制,各位队员各司其职,增强了队员“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劳动观念和中队主人翁意识。这种值日制还在全校推广。积极组织队员参加校园组织的大扫除活动,授以基本劳动技能。按教学大纲认真上好综合课,努力培养队员的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经常开展争做“自理小能手”的比赛活动选出各项小标兵;请有经验的队员介绍洗衣、洗碗、整理房间、煎荷包蛋等做家务的过程,谈自己劳动的收获,队员们把煎的荷包蛋带到学校比一比谁煎的荷包蛋色、香、味俱全,队员们吃着自己煎的荷包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此外还利用黑板报宣传小能手的优秀事迹。队员们通过实践,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拥有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增强了队员的主体地位,更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二、利用家庭教育阵地,培养队员的个人品质。
教育家卢梭曾说:“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让家长和队员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有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二是由家长和队员共同商量,确定每个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有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最后队员把家长的考核意见表反馈给老师,完成较好的得一个五角星,其次是三角星,一学期下来,再进行总评,打等第(优秀、良好、及格)。通过劳动实践,队员们知道了家中每天有很多事要做,自己应该帮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尽自己家庭一员的责任。现在队员在家劳动的时间从原来平均每天5—10分钟上升到平均每天做15—20分钟,双休日劳动的时间更多。家务劳动的内容也从以往的“倒垃圾”、“拿碗筷”扩展到“洗衣”、“摘择蔬菜”、“煮饭”、“打扫卫生”等。辛勤劳动结硕果,队员们磨砺了意志,强健了体魄,“娇”气不见了,自立自理能力提高了,关心和尊敬长辈的道德意识自然而然增强了。
三、利用社会教育阵地,提高队员的生存能力。
社会是促进人成长的大课堂,根据队员自己的爱好、特长和理想,从实际出发,选择一个体验的岗位,利用课余时间走上所选择的岗位,扮演这一岗位上的角色,用心去体验这一岗位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及职业道德,了解在这一岗位上做好一个角色所发挥的作用及合作的重要性。有的队员来到爸爸妈妈自己开办的工厂或父母工作的工厂,实地参观生产车间和整个生产线,了解产品制作过程,感受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懂得了尊重劳动成果的道理。有的队员学着父母的样子做起了生意,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明白了待人要友善、亲切,了解父母挣钱的不易,乱花钱的现象明显减少。有的队员到军人哥哥工作的医院亲身体验后这样写道:“……看到当兵的哥哥为了打赢突如其来的抗洪战,夜以继日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辞辛劳地忙碌着。我心里感慨万千:哥哥为了工作,为了家人,付出了很多心血。我长大了也想当兵,坚守岗位,奋战在战斗第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中队还创建两个体验教育小基地。队员们经常到离校不远的淹城景区参观、实践,有的队员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我和园林工人参加种植劳动,虽然弄得满身脏兮兮,人也累得腰酸背痛,但是我获得了许多知识,认识了很多花卉,了解了‘幼苗嫁接’、‘翻盆种植’、‘配药治虫’、‘冬季整枝’等基本技能,体会了园林工人的辛苦,同时也感受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湟里是名副其实的“渔乡”,队员们围绕“养殖”开展了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队活动,争当养殖小能手。在活动中,我放手让队员们自己尝试,各司其职,对鱼儿的生长情况要不间断地进行观察,撰写出观察报告,还把自己参加活动的点滴体会考察报告出成信息小报,赠送给家乡养鱼专业户,为他们科学养殖提供参考。队员们在体验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亲身体验甘苦,真正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也了解了不同职业的劳动意义以及胜任这些职业必备的素质要求,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情感的基础和良好生存的能力。
综合以上实践体验,本学期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我能行”的中队主题活动,队员门通过拍摄录像、现场操作、讲故事、说相声等形式,用自己勤劳双手尽显体验中获得的劳动技能,得到了家长和观摩辅导员的一致好评。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队员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队员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是从队员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中得到的。“雏鹰起飞处,润物细无声”,把课堂教育与学校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兴趣活动,能让队员在具体的劳动中培养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开展合作与竞争;把课堂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有助于队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人格;把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与乡村建立联营劳动基地,有助于队员了解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将来成长为搏击长空的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