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四月份理论学习笔记(李娟)
发布时间:2022-04-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娟

 

【内容摘要】

当下,劳动教育是教育热点问题,少先队作为教育主体之一,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少先队组织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所特有的实践性、自主性、集体教育特性,有利于把握新时代背景下少先队劳动教育的新内涌。在分析少先队劳动教育所存有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目标定位、丰富内容、集体教育、师资建设等方面对其进行匡正,可以促使少先队劳动教育良性发展。

 

【心得体会】

劳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时代课题,一直以来对劳动教育有关部门都有相应的要求,但具体实施都有一些不足。少先队劳动教育是指借助于少先队组织这一特定主体对少先队员开展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教育,使少先队员在习得基本的劳动生产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先队劳动教育应在尊重其主体尊严的基础上,引导队员认识自身的存在感与价值,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在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全部工作之中,劳动教育才能够产生效果。

少先队员正处于各种观念和行为养成的关键期,对其进行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的少先队劳动教育仍存在偏失。

少先队劳动教育的目标是正确劳动价值观和相应劳动素养的习得。然而,实施过程中的少先队劳动教育目标往往过于片面,破坏了目标前后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导致少先队劳动教育的目标混乱,教育效果难以自然显现。诸如劳动节,一些学校也曾组织相应的劳动节主题活动,如做一次家务,了解节日的由来,做一些小报等,节日结束后,学校也仅限于对假日期间的劳动成果进行评比表彰,再也不会去关注队员是否还在持续进行劳动实践。更有一些学校实行劳动实践打卡,卡是打了,但要思考的是队员是否真认同了劳动的意义。究其原因,还是学校进行劳动实践教育,并未从劳动教育目标的前后连续性和一致性上进行设计。

集体教育,优势混沌。少先队组织是一个独特的集体,但对其所独具的集体性的深度挖掘却远远不够。例如:学校在日常行为教育中,都会要求班级自主进行卫生管理。有一天,我走进一个班级,教室里一眼望过去桌椅整齐、地面干净,但是走到教室后面,垃圾桶周围的地面全是废纸。通过询问,孩子们承认值日做了,但是只扫了地,没有倒垃圾。于是我把值日生叫到了外面,再次进行任细询问,值日生推来推去,谁都说今天不是轮到他倒垃圾。值日组长也很委屈地说:“我给他们分配值日工作,同学们都只顾自己扫地,不肯去倒垃圾,都觉得垃圾站太远了,不想闻到垃圾站的臭味。”值日组长自己去倒过一次,第二次也不愿意去倒了。这个现象可以得出:很多时候,我们弱化了集体的优势,偏向个人的示范来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忽视了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一致性。开展劳动教育是为了培养良好的劳动观念,养成爱劳动的主观态度。我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劳动教育,学生以个人得失计算劳动量,集体和个人的目标明显背离,需明确劳动是集体的共同行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