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理论学习笔记2022.04(贺小藕)
发布时间:2022-04-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贺小藕

理论学习笔记2022.04

——小学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贺小藕

很多人都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学习的都是数字、符号、公式,不好学习也不好理解。对于主课只有语、数、英三门课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更是一座立在眼前的大山,有的同学思维敏捷能够轻松跨越,但是很大一部分同学是需要披星戴月,一刻不停地前进才能登顶、翻越数学的大山。数学在很多人的眼里是枯燥的、难懂的,数学作业是费尽心思也做不出来,做出来也是不符合标准答案的。那么,如何才能扭转小学生不愿、不喜欢做数学作业的状况呢?这就需要对小学的数学作业做个性化设计,引导小学生发掘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富有乐趣的作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为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小学生数学作业也可以走个性化道路,我们可以一边玩一边学,作业可以是书面作业但是也可以是实践作业。其实很多的小学生都具有探索心理,对于新奇的事物有好奇心,教师可以改变方式让做作业成为一种乐趣。如学习“计量单位”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从放学离开校门开始计时,从学校到家用了30(),一共行走了2000(),回到家,上厕所用了5(),看电视1(),今天还量了身高是140()。数学本来就是从生活中来,数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数学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教师要让同学们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快乐地做作业。

(二)动手操作的作业

数学的学习并不只是书面的学习,很多时候动手操作更能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特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不拘泥于课本上所描述的三角形,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然后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自己制作的三角形都有哪些特点。大家还可以分组进行合作制作与三角形有关的图形和物品,在动手中了解三角形的特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动手操作可以使数学的学习具体化,并不只是局限于看不到、摸不着的理论中,动手操作不光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够使学生巩固对知识点的记忆。

(三)因材施教的作业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在学习中一视同仁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因材施教才能更符合实际情况。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程度、理解能力、学习特点来安排。比如,在学习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布置题型复杂的题目,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学习应用题知识。而对于那些知识点掌握不够彻底的同学,教师就可以另作安排,让学生们学习较为简单的知识,练习更易理解的题目。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作业小组,让班里的学生能够分组结合一起完成作业,在作业有不会的或者不懂的时候大家可以互相讨论,在互帮互助下共同进步。

数学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学作业的设计也不能一成不变,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数学作业才能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主动地去学习、去理解数学知识。个性化的数学作业设计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但是也能够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应该努力探索更适合小学生的数学作业设计,使学生感觉学习数学是快乐的。

 

摘自《个性化作业设计》 万荣根,2018年第2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