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课题研究教案(吴倩雨)
发布时间:2022-04-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倩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哉,巍”等7个字。

  2.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多种方式读懂课文。熟读成诵。

  3.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对一首歌,一幅画的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

  教学重点:朗读.翻译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用自己的话讲一下故事。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资料袋,联系的学习方法,感受阅读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高山流水》让同学们来欣赏音乐,说说自己听后有什么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审题辨体

  《伯牙鼓琴》:鼓,弹。琴:古琴

  题意:伯牙弹古琴。

  (二)了解作者

  1.《吕氏春秋》,又名《吕览》 是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共同编撰而成,以道家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后人称它为杂家的代表著作。

  (三)读文识字

  出示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第一遍听范读

  2.第二遍听范读(节奏)

  3.自由读

  4.指名读

  5.齐读(把书拿端正)

  (二)理解内容

  出示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出示文言文翻译法。

  逐字逐句翻译课文

  (1)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方:正在

  (3)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少选:一会儿

  因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在琴声中就能听出来,钟子期不仅懂的琴音,更懂得志。想到一个词“知音”

  他们还会想到什么?谁试着来填一填。

  伯牙志()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潇潇乎若( )

  因为得到知己伯牙应该是什么心情,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在来读读这段话。

  2.情景再现情感升华

  (1)伯牙子期在一个中秋之夜的雨后因琴声偶遇,因音乐而相知,他们彻夜长谈。伯牙子期洒泪而别,他们相约第二年八月十六日再相见。春去秋来,当伯牙满怀期待的赶来与子期相遇时,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

  (2)发生的什么事情,齐读

  (3)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足:值得

  伯牙现在是什么心情?我们带这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

  3.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

  (五)探究中心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当时的心情?

  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无边的孤独寂寞,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伯牙用绝弦的方式表达对子期的思念。)

  (六)读读背背

  1.背书下注释。

  2.背课文

  三.拓展延伸

  在你的学习中你学过哪些关于友情的古诗。

  四.课堂小结

  在你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你的知音,老师希望你的够珍惜。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