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紧张的课业之余,参加一些劳动活动也是一种放松和休息。上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扫了家里的卫生,虽然有点累,但是我体会到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生活环境的乐趣。”小唐同学在参加了家庭劳动后,写下了这样的体会。
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营造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新机制注重实效。从“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箴言,时代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如一。
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
根据各学段特点,我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积极探索具有西藏特点的劳动教育模式,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围绕个人生活起居、家庭劳动、校园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等,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进行统筹;职业院校结合专业特点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明确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开展必要的劳动实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