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将劳动教育纳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也通过借鉴国外的许多先进经验,如马克思劳动教育理论研究、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论、苏霍姆林斯基创立的巴甫雷什中学劳动教育的原则等等,注定将劳动教育再次跃上教育的主战场等,提出以下几点建设性意见:
(一)改善家庭劳动教育
1.家长劳动教育观念的改变
劳动教育即是一种生活教育,这便要求家长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要乘持“以孩子的协调发展为根本”的理念,不可轻视、忽视其他教育,尤其是劳动素质教育,要引导孩子参与洗衣服、洗碗、收拾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同时由于家长并非专门教育人员,可能会存在教育理念及方法的陈旧化、非科学性,所以还需有关教师对家长进行观念引导,可以通过开家长论坛、研讨会等形式,有利地促进家长思想观念的更新,以便开展多种劳动形式,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注重劳动意愿的培养,
积极鼓励劳动孩子爱劳动,才能在劳动中体会劳动的喜悦、创造的快乐。那么作为家长,就应该多为孩子创造劳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合理运用正强化,比如独立打扫自己房间卫生就奖励看动画片一小时等。在周末及寒署假期间,可以带孩子多出去参加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能够感受到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3.充分发挥家长言传身教的作用如何让孩子发现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乐趣、享受劳动成果,家长在其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便需要家长充分发挥好榜祥的力量,注重身教,每周可设置固定的家庭劳动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注重树立素尚劳动的家风,使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获得劳动知识、得到切实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