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还要探索多学科知识融合和应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应该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创新劳动教育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全面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以种植活动为载体,开展劳动教育
教育部《关于种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学校可以开辟专门的区域,让学生创设自己的小花园、小菜园,植花草、蔬菜。学生轮值管理,播种、除草、浇水、移栽、施肥,通过劳动创造美,感受劳动价值。学校还可以利用种植基地,开展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落叶堆肥,探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人工授粉等实验。学生在实践、观察、实验和尝试等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劳动技能,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以科技创客为载体,开展劳动教育
科技创新与劳动密切相连,学校可以把劳动教育与校园科技创客活动有机融合合,使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增加科技成分,为培养创新性的科学创新人才奠基。如在开展“科学小发明”比赛,让学生设计的作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许多城市都出现停车难问题。现在要规划一间可容纳3000人的未来体育馆,需要解決至少2000个停车位。体育馆如何设计呢?让学生根据此进行科学创客活动,制成模型。学生各出奇招,出现各种想法。教师。老师再让学生制作体育馆模型,学生从“设计——剪切——粘贴——组合”懂得建筑、空间设计的原理,利用折、剪、贴等纸加工的技术,学会正确合理使用制作出来的部件。通过制作活动,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科学,培养劳动创新意识。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如班级创意小挂钩、多功能读书角、创意环保篮等等,让科技创客融入劳动教育中,使学生学会动手,学会思考,创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