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理论学习
劳动的魅力在于它能产生生理上的愉悦和满足,这种生理上获得的满足感是其他学习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它强调在亲历劳动与实践中促进学生体验成功,学会为人处事,学会生活。事实证明,孩子们是非常喜欢劳动课的。他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比起学语文、学数学、学外语等等,兴趣来得高,也更具有持久性。因此,可以这样说,劳技课非但没有过时,还具有无限的魅力。
1、孩子们喜欢劳技课
孩子们喜欢什么?孩子们最喜欢一切具有新鲜感的东西,只要是新奇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相比之下,试卷、作业、练习......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多么的无趣。而劳技教育,正如和煦的春风,给了孩子们自由呼吸的空间,成长的舞台。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说得多好啊!是的,孩子们如此喜欢劳技课,这就是最好的学习。例如,在孩子们学习编各种各样的结的时候,有的孩子连下课的几分钟都舍不得休息,争分夺秒地编着,走路的时候也编着,吃完饭马上编,甚至连上厕所的路上也舍不得放下......孩子们对编结的“狂热”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再比如,田园里种着马铃薯,寄宿生星期天回来,会非常主动地去菜园里拔草、浇水,细心地照料马铃薯......这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就是劳动的魅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资源。
2、劳技课给孩子“喘息”、“休息”的时间,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现在的孩子实在可怜。虽然说我们的目标是“素质教育”,但真正实行“素质教育”的学校能有几个?我们是“带着镣铐在跳舞”——一边是素质教育,另一边是应试教育。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有些时候,我们的孩子就成了教育的牺牲品。而劳技课上,没有考卷,没有作业,没有练习,是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得到解放的课,孩子们可以完全自由地快乐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3、劳技课没有任何功利性,是纯粹的“快乐教育”
教育又没有功利性?很难说得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为分数服务的教育一定是带有功利性的。而劳技课没有考试的任务,没有分数上的要求,因此,它是纯粹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而服务的。这并不是说劳技课是很随便的,而是说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教育”。
4、劳技课来源于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很多人说中国的教育是“书斋教育”,是“象牙塔”似的教育,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和生活联系得不紧密,在教育和生活的衔接过程中出现了“脱节”或“断层”。而劳技课不同,它是从生活走向生活,它和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它完全不同于“书斋教育”,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它像一缕清新的风,让孩子们看到了万紫千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