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五月份理论学习笔记(李娟)
发布时间:2022-05-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娟

内容摘要:

审美教育是将审美和教育相结合的活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语文是小学中审美教育内容极大丰富的学科,并在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应重视熏陶作用,着重强调其价值提升,同时也应该尊重每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心得体会:

审美的起点很重要,审美教育应从基础抓起,从娃娃抓起。那么通过小学语文开展审美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言:“人与生俱来就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审美能力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而是需要目标明确地工作来培养。”也就是说,审美要靠后天培养,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审美教育意味着什么呢?

  1、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快速性

  小学阶段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思维。由于学校教育使小学生开始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各种各样新问题,逐渐使他的智力和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转变。这种转变可以说是一种飞跃。

  2、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开放性

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与成人,无论是家长、老师都更容易沟通和交流。因为小学生人生经验有限,他们的内心世界相对比较单纯,做任何事情目的性很强,杂念较少。与青春期的孩子不同,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不会封闭自己,喜欢对外沟通,开放性较强。例如,小学生的情绪大多直接表现在自己的脸上,并且情绪的持续时间短,波动性较大。因此,小学生的情绪我们比较容易把握和了解,这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3、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

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稳定性不强,一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小学阶段的孩子无论是意识还是个性都在快速发展,没有进入平稳而持续的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更是在建立的过程中,再加上这一阶段的孩子刚要开始形成稳定的习惯和品行,对于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是非常好的时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