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养学生審美能力的过程中,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它好比源头活水,会给学生源源不断的能量来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让学生发挥发散思维,对脑中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整合,将平面化的知识通过触景生情、迁移体会的方式在脑海中建构立体网络,形成全面深刻性的认识,以便于更好地感知文本。
例如,在《咏柳》一诗的教学中,教师不应直接向学生们呈现出柳树的形象,而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诗词去想象他们心中独一无二的柳树。并可以通过语言、图画等形式表达出来,展示时我们会发现每个学生都会呈现出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这便是想象创造的魅力。
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阶段,重点是启蒙学生对美的感悟与认知。教师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可有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