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六月份学期研究小结(李娟)
发布时间:2022-06-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娟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师所希望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随着新课改的深度和广度逐渐加深和扩大,教学目标已经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点转变成为以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主。本学期,课题组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具体方法研究,来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美德思维,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课题组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为出发点,针对我校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总结了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三点建议:

  一、充分利用教材,针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能力上的特点,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发掘其中所蕴涵的审美因素开展教学。审美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对美感的欣赏能力,现有的小学教材往往会配上生动的插图,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天性对文章的插图进行讲解和巧妙地与文章实际进行结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谈到“审美教育”,教师一般可以将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美分为以下几种美:第一是自然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文章所写在头脑中想象相应的画面,使学生切实的感受文章所表达出的大自然的美。其次,风格突出的艺术美。这些课文都是来自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为教师开展审美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当然,最重要的一种美就是从作者所希望通过文章传达出的一种关于社会正能量的美,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学习到有关社会上正能量的思想美,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达到思想启迪的目的。

  二、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教师自古以来就具有“传到授业和解惑”的职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更是强调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的提高,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进入到课堂情境中去。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方式,将文章中所描述的内容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魅力。通过这种以声传情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对于低年段小学生好动的天性来说,这种方式也能充分吸引他们学习的乐趣,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得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设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教学时,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有声有色的音频调动学生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使他们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美的感受。当然,中国有一句俗话:“实践出真知”。教师还应该在有条件按的情况下为学生设立一个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参与来理解文章所传达的“美感”。

  小学语文阅读的审美教育,不仅是相应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教学改革,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美德修养至关重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适度选取需要进行教学的美点进行审美教育的拓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正得到美的启发。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