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六月份学期研究小结(吴倩雨)
发布时间:2022-06-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倩雨

一、多媒体课件感受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力求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感受视听语言,把教材中静态的内容转化为动态的视觉形象,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生动真实,如小学五年级教材《鲸》一课的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神秘变幻的海底世界,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展示在学生眼前,鲸的进食、睡觉情景清晰可见,配以教师的讲解,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感知,充分了解鲸的生活习性,收到很好的审美教育效果。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通过对事物形象直觉的感知,产生美感,而感官使美的形象更加明确具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精神愉悦,产生显著的审美效果。

  二、创设情境体验美

  创设审美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精神和谐,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创设意境,以情动情,通过表情范读、配乐朗诵等多种手段,提升语文教学美的境界。例如,《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教师创设情境,展示画面,随着轻柔的音乐,学生来到妈妈身边,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肤浅,鉴赏美的能力不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拓展延伸创造美

  审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供给学生创新的机会,敢于质疑,大胆创造,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发现美时会产生创作冲动,教师要因势利导,抓住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依据课文内容的角色扮演,就是一种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教师要启发学生善于思考,给学生留有想象的余地。利用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挖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