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学工作>>校本研修>>语文
二年级语文第三次语文教研活动新闻稿
发布时间:2022-11-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娟萍

二年级语文第三次教研活动

    为了切实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大成课堂”的实施路径,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期初制订的教学计划,2022年11月2日上午第一节课,二年级语文组开展了第三次教学研讨活动,先有刘娟萍老师上了研究课,然后是本级组刘雅玉、黄玥、许晓秋、毛蒙荦、陶欢等老师认真进行了研讨议课。

  刘老师上的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寒号鸟》,这是一篇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全文运用对比手法展开。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住处。第二至第九自然段叙述了它们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故事揭示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没有好结果,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课一开始,刘老师由课题直接导入,指导读好“号”这个多音字,接着复习生字词,让学生自己读,并让学生选择一些词语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读课文时,刘老师说:文中的寒号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把自己与文本接触后,最原始的,没有受到过任何影响的感受读出来。《寒号鸟》一文留白较多,供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很大,他们更需要一个细细品味、静静思索的“场”。如刘老师指导读完“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这句话时,让孩子们想象,这个时候寒号鸟心里会怎么想?寒号鸟不听喜鹊劝告,如果那个寒冷的夜晚寒号鸟没有冻死,它会说什么?又会怎么做?学生交流后感慨较多,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总之,这堂课,刘老师都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遵循了“大成课堂”的实施原则,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在问题解决和语言运用中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学生们也都能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学习效果很不错。

 

微信图片_20221115144028.jpg

 

 

 

 

 

微信图片_20221115144033.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