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是一首优美的儿歌,文字既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袁老师整堂课教学流畅自然,条理清晰,她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拉进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再加上板贴“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和简笔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实物展示,让课堂生动而有趣。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本节课开课环节创设了如下情境,用课件展示了美丽的雪景图,让学生有了直观的体验,然后问:如果你来到了雪地里,最想做什么?袁老师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联想后,发表不同的意见。学生想象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自然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产生了自主学习课文的欲望,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识字是低段语文课的一个重点,识字教学中,袁老师让学生在读文中识字,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领读、去掉拼音读、齐读等多种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教学中,袁老师充分调动孩子的已有识字经验,放手让孩子剖析识字过程,让一部分识字能力颇强的孩子,带动了识字能力较弱的学生。另外,袁老师教学生字时,让孩子交流识字方法,说说发现了什么,怎么记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基本是形声字,学生基本能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写字教学指导到位,这节课学写了一个生字“用”,这里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用”比“月”更胖,并且中间多一竖。 课文的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是重点,也是难点。在理解时,袁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出示的图片,让学生看清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形状,使学生直观认识到它们的脚印像竹叶、梅花、枫叶、月牙。接着,让学生读中感悟,从视觉和听觉的维度巧妙突破难点。袁老师还注重学生说话方面的训练,如用完整的话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有谁?“雪地里的小画家有,有,还有。”创编儿歌:“为什么没参加?它在。” 


袁老师那富有儿童化的语言和优美的肢体语言带给学生们的更是一种享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节课也不例外,识字与学文应有机结合在一起,朗读课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让学生在读中促悟,读中加深对生字和文本的理解,这是袁老师今后的努力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