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十一月研究小结
发布时间:2022-11-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青月

一、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劳动认识不足,劳动教育不受重视

小学生自身虽对劳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相当部分学生也持有正确的劳动观念,但对劳动技能的掌握度不高,对劳动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在访谈中,大多数小学生都表示愿意帮助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但是很多学生对帮助父母劳动的原因解释为 “ 好玩和时间太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 ,甚至有些学生说家务劳动本身就是长辈天经地义的工作,他们不会帮忙,他们要学习。对于学校劳动教育课的看法,多数小学生认为比较重要,但是重要性与数学和语文等课程比较低,也有一些小学生认为劳动课可有可无,就是所谓的写作业课。

家长不重视劳动教育造成小学生从事家务劳动的量远远不够。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考大学,有些甚至觉得喜欢劳动是没有出息的表现。因此造成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劳动经验大大不足。

学校中,校长和老师更是认为升学率是最重要的。在访谈中,学生表示班主任老师最看重的是语文和数学两门成绩的好坏,劳动情况无关紧要。有些不愿意参加劳动的娇贵的 “ 小公子 ” 、 “ 小公主 ” ,因为语文成绩优秀反而更受班主任的喜爱。学校的管理人员也从不重视劳动课的开展情况,很多时候劳动课都被占用,课表上的劳动课在现实中都名存实亡。

(二)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劳动教育方法单一

在访谈中所有的小学生都表示每天最基本的劳动也是由父母包办的,自己只是偶尔做一些,尤其和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的小学生更是表示自己基本上不需要做任何家务劳动。同时,在家庭中只有劳动,没有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孩子很少能接受劳动知识的学习。

而在学校,劳动教育形式化严重。通过访谈,很多小学生表示自己在学校接受劳动相关知识教育的唯一途径就是劳动课,而劳动课就是老师在上面读课本,学生在底下上自习。往往没有专职劳动教师,都由其他代课教师兼任。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而且也没有相关的评价方式。学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大多数学生都表示自己在学校唯一参加的劳动实践就是每日的清洁,以及定期的大扫除活动。

二、学校方面可以做的对策:

第一,在劳动教学课以外,大力开展新颖的劳动实践活动。劳动意识和技术的学习渗透在学生日常的生活中,学校应该提供大量的参观考察的机会。也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劳动实践中,例如学工学农,公益劳动等等,而不应该仅仅是大扫除。学校应该主动和所在社区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第二,改革劳动课教学,提高劳动教育质量。首先,明确劳动课的教学目标。注重思想性,以育人为本;突出实践性,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培养创造性,鼓励学生在技术实践中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其次,更新劳动课的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学习基础劳动操作技能的同时,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再次,创新劳动课的教授方法。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与创新。

第三、加强小学生职业指导

首先、职业教育包括于劳动教育之中,渗透在劳动教育的课程中,也可以独立开设职业教育的课程。其次、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思想。再次、借鉴别国的职业教育经验。例如开展课外活动小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小组是一个能让学生找到 “ 自己 ” 的最佳的地方。他说: “ 每一个课外小组都是一个创造性劳动和完满的智力生活的中心 ” 。通过课外活动小组,有利于使学生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事物,一旦学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物,就可以进行自我教育。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